2014-09-15

原來這才是心理學》錯誤的知識比不學更糟!杭爾妮「基本焦慮論」神經質因應

陳木城校長:社會上歡樂的場所越來越多,
餐廳、旅館、夜市、運動中心、公共場館,
都是出賣、提供歡樂的場所,
可是社會上快樂的紙數卻未見提升。
全世界都一樣:
歡樂場所越多的地方,
人民快樂指數也越低。
因為這些地方只會麻痺人心,
並未喚醒我們感受快樂的心靈。(摘自陳木城)

錯誤願望症候群:不切實際的樂觀或許能暫時令我們開心,卻會在稍後讓我們的心情更差。心理學家波利維和赫曼稱此為「錯誤願望症候群」,用這種方式企圖來改變自我~無效!因為它從來就不是改變的策略,而只是讓心情變好的策略,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摘自《輕鬆駕馭意志力》這也是為什麼使用《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等「靈修書」催眠 NLP ..等以「正向語言」自我暗示的作法~不但無效!到頭來還讓參與者損失大筆金錢、身心受傷的原因。曾任師院輔導教師,學習心理學 31 年的弟提醒您小心防範「非專業的講師、教練」提倡的「偽科學」

此外「脊椎神經科醫師」在台灣並不合法(在美國也爭議頗多)網路理財課程、營養保健食品...等傳直銷人士,常用此來塑造其專業形象(自稱醫師)。類似情況還有大陸的「心理諮詢師」(台灣只有國家考試通過的「心理師」才能執行心理治療)在此也提醒您小心防範!

資方請來的激勵講師口中所謂的「正向的人」就是要笑口常開、無怨無尤、不過份吹毛求疵、能逆來順受忍受所有老闆的不合理要求,即使被不預警裁員,還要反過來感謝老闆心理學家杭爾妮指出生活在成功幻覺的精神官能症患者,不斷地被迫去保護自我的印象。但是,這種印象卻是建立在一個搖晃的基礎上~也就是杭爾妮「基本焦慮論」中的神經質因應

真正的正向思考,是具有面對現實的勇氣。而非唸咒語、不抱怨、用心觀想,好事就能成真。 管理學者詹姆斯‧錢辟 James Champy(同時也是暢銷書《改造企業》作者)指出:「許多激勵創作(書籍、演講...)都是『誆人的』,而且很多從事激勵工作的人(教練、顧問、講師...)都是『無恥的』」摘芭芭拉‧愛倫瑞克博士《失控的正向思考》P 136~137 書評請按此

本社群秉持科學精神,排除「偽科學、不理性」或已淪為非專業「教練、顧問、講師」斂財工具,如:激勵、催眠、念力、能量說、記憶術、潛能開發、血型星座、生命靈數、宗教靈修、命理風水、前世今生、芳香療法、九型人格、皮紋檢測、NLP、新時代色彩的《祕密》《魔法》《零極限》等害人不淺的「靈修類」偽科學書籍均排除。不認同者請勿瀏覽本站

反金融業的本社群排除「技術線型」、嚴禁各類行銷活動:請「抽佣行業」勿參與及瀏覽。如:保險房仲、理專投顧、傳直銷(致富系統、網路分紅、團購加盟、財富平台..)道不合不相為謀,弟乃無神論、左派社會系出身。請參考《150 法則》宗教 VS 社群「無神論」的許世穎
 ...................

正的報酬會帶給生命意義(閱讀、學習、領略新知的快樂);假的報酬只會使我們不斷分心而偏離長期的目標,並讓我們對事物成癮(吃大餐、購物、看電視、更新網頁或玩線上遊戲…)學習分辨兩者是培養意志力最好的方法。雖然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充滿引發渴望的刺激,但只要留意體會就可以識破資本主義和生物演化的伎倆。了解其中的奧妙並不會消除你所有的渴望,但至少給你抗拒的機會,去鍛鍊你克制誘惑、追求真實快樂和圓滿人生的力量

空虛、失落、乃至於被剝奪的經驗...這種種的心理感受,並不是「外在的」是在我們的心裡面。因此,藉由外在的感官刺激(消費、旅遊、吃大餐...)並無法消除這些感受,所需要的其實是認真的向內心探索(應藉由「有學理依據的」科學心理學)例如正向心理學研究顯示:

嘗試減輕或去除負面感覺,往往會引發其他問題,只要順其自然,它們會隨著生活的狀況自然起伏(一般人追求幸福的行為,事實上卻是不幸的開端?常常都是用錯誤的「努力方法」在生活著嗎?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的確可以有效改善個人生活品質)又如在愛情世界裡,帶來傷害的是別人,但造成痛苦的,卻是我們自己。只因為,我們老是用錯誤的方法處理失落的情緒。天涯何處無芳草、你會遇到更好的人、時間會治療一切、寄情於工作,你就能忘掉他(或她)、不要難過了、這是他的錯,不是你的問題,這些是我們從小被教導處理情傷的方法,但,這些想法都是短期紓解換來的虛假幸福,會導致你一輩子被傷心糾纏。推薦

1.許世穎 YouTube 「非營利性質 の 投資心理學書院」
2.許世穎 YouTube 「幸福人生 の 秘訣:慎選人際關係」
3.許世穎 YouTube《正向心理學》人際關係決定你的幸福指數
4.現代人 EQ 迷思:接納你的情緒,唯偏執者倖存!反對「EQ 」流行浪潮壓迫的:
許世穎 YouTube 現代人的「EQ 迷思」接納你的情緒,唯偏執者倖存

再以所謂的「腦力激盪術」為例:團體腦力激盪為何扼殺創意? 人類天生就有追求新奇與挑戰、延伸並鍛鍊自己能力、主動探索與學習的內在傾向,如今我們所從事的那些非制式化、藝術創意,或是宏大遠景的工作,在在需要經由內在動機來達成目標。這種內在動機論已然超越外在動機論,成為現代生活最有希望的一種力量,不僅是個人轉型圖進最有力的一個工具,同時也是你我必須瞭解並活用的最新人才趨勢。許世穎演講:團體腦力激盪為什麼扼殺創意?
..................................

許世穎 Dewey 推薦《原來這才是心理學》暢銷12萬本,排行榜上銷售最好、最快的心理學書籍。日本超人氣的臨床心理醫師‧最受好評的心理學入門指南。(以下部分內容摘自該書)

今天要介紹一本較為有趣,但卻也符合科學的原則,並且能廣泛運用在你的工作以及生活當中的新書。作者植木理惠 (Ueki Rie)1975年出生,是日本一位很年輕的心理學家、臨床心理治療師。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心理科畢業後,目前於東京都內綜合醫院心理治療內科擔任心理諮詢,並於慶應大學理工學部擔任師資培育課程講師。作者介紹完畢,以下進入本文:

千萬別以為心理測驗、人格分析就是心理學了,
它其實客觀、有系統,是合乎科學精神的實際學問!
對心理學總是一知半解?怎麼做才能了解人類的行為?

本書回歸心理學的基礎,透過「實驗」與「觀察」等科學方法分析人類行為,包含心理研究者實證後所得出的實用心理學理論,以及臨床心理師、諮商師如何解開人們內心世界的技法。書中全新的歸納和整理方式,一解你對心理學的疑惑與誤解,幫助你理解心理學問的真正原貌
................................................................

一般人追求幸福的行為,事實上卻是不幸的開端?常常都是用錯誤的「努力方法」在生活著嗎…』許世穎 Dewey 很贊同《原來這才是心理學》《白熊心理學》作者的臨床觀察。
因此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的確可以有效的改善個人生活品質

白熊實驗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80 年代中期,哈佛心理學家丹尼爾‧維格納
偶然看到一句含糊卻發人深省的話,那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冬記夏日印象》中的句子:
「試著讓自己不去想北極熊,你會發現那該死的東西每分每秒都在你的腦中,揮之不去」
維格納決定做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是不是真的如此。

心理學家丹尼爾‧維格納找來一群自願受試者,讓他們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裡,叫他們想任何東西,就是不要去想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北極熊,每次一想到不該想的熊時,就按一次鈴。

沒多久答案即顯而易見,實驗室鈴聲此起彼落,這顯示杜斯妥也夫斯基說的沒錯:試圖壓抑某種想法,反而讓人惦記著想迴避的主題。部分內容摘自《一個人的愛情療癒》《心理學家教你 59 秒變 A 咖》《白熊心理學》《原來這才是心理學》許世穎 Dewey 個人補充
.................................................................

令人費解的是:一般人在決策時,經常不會考慮心理學領域的立論及專業。閱讀時亦然。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關於經濟生活、投資理財、商業活動,乃至於個人工作上所需要實際用到的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人們認為自己需要透過學習才能達到最低程度的能力。但是,

人們相信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及自己對生活的瞭解,就足以對心理學有直覺式的體認。
因此,在做決策時也就比較不會學習或參考心理學的研究。這種過度自信使得人們錯失了影響他人的機會(過度自信正是「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

更糟的是,如果誤用了心理學,反而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沒有有系統的學習,只是走馬看花式的聽演講,甚或誤學缺乏科學依據的「靈修類迷信」(如:《祕密》《吸引力法則》...之類書籍所載內容)真的比不學還糟糕!因此閱讀治療師扮演著重要的過濾角色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假如你「努力想要遺忘、拚命壓抑、不願意想起」反而會得到反效果!如果你能藉由心理學上的白熊實驗,學會「擁抱」遺忘的方法。便不會落得「努力想遺忘,記憶卻越發鮮明」的後果。這是許世穎 Dewey 藉由《原來這才是心理學》想提醒讀者的
.......................................................................

一些勵志書與潛能開發課程所提出的建議,大多和科學心理學研究的結果相左
正面思考為例,想要快樂,真的只要摒除腦中的負面思考就行了嗎?其實研究顯示,壓抑想法反而更有可能讓人覺得悲慘,而不是減少哀傷。也就是說,愈是不想去想,就愈會去想,而更無法忘記。這個實驗就是凸顯了「想要壓抑思考,反而會讓思考更加活絡」的現象

關於「心理學在生活上」之應用,另可參考本站先前發表文章:
1.《象與騎象人》改變好容易
2《心理學家教你 59 秒變 A 咖
3.《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或醫療 》

至於「在投資上之應用」則可參考拙著:
1.《心理學為何與投資搭上關係?》
2.《學習「投資心理學」會帶給您 13 個好處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Seligman 指出我們現在擁有的財富約為 40 年前的 2 倍以上,但人們憂慮的程度卻是高出 9 倍有餘。富有,並非用銀行帳戶餘額來衡量。富有的真正意義是能做選擇,選擇你的認同,走上對你而言重要的那條路!當我們展現奇特、讓他人也表現出奇特,我們便處在最佳狀態~請參考《失控的正向思考》快樂是一種陷阱6%成幸人

莊仲仁教授:台灣「工商心理學」巨擘 の 未來走向建言

台灣工商心理學界巨擘,台大心理系莊仲仁教授:
工商心理學應該要整合理論與實務,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理論要馬上去驗證,沒有驗證的理論是空洞無意義的,而沒有理論支持的實務解決問題的方向可能會產生錯誤。心理系的理論基礎訓練很紮實,這是本系最大的資產,因此我們的學生要有敏銳的觸感,運用5W2H(Why、When、Where、What、Who、How Often、How Much)的思維主動去分析問題,追求真理。

請問老師對台灣工商心理學的未來走向有何建言?莊仲仁教授「工商心理學」30 年粉絲:許世穎
現在台灣工商心理學發展得很蓬勃,在實務界方面,我們的畢業生在各個領域的表現也很傑出,有在台積電、長榮海運、P&G(寶齡)及市場調查公司等大公司服務的學長們,也有擔任領導階級的學長,如模範市場研究公司總經理郭翠彬小姐、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先生與SKII中華地區負責人李佩玲小姐。

儘管如此,台灣工商心理學實務界的未來走向應該是要追求領域的「全面性整合」。其實,過去我們曾經努力過很多次,辦了很多活動希望能透過交流整合各領域的經驗,產生新的啟發,然而,事實上卻難達到預期效果。大家各自忙於自己的事業,很難有機會湊在一起交流,有些人則因為公司機密的考量而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成果,所以這是我們現在要努力的方向。(摘自台大心理系季報)許世穎「工商心理學」書院

本文作者為正統心理學科班出身之閱讀治療教師。曾接受過嚴謹專業訓練,不論是學術背景或實務工作。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 31 年,任教心理學相關課程 22 年以上(含:公職插大研究所)。專任教師 26  年(自「台北市立師專/心理輔導組」畢業,分發國小任教算起)

許世穎YouTube短期昂貴課程破財又戕害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