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

林家興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林家興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師大心輔系有大學部與研究所,我們也非常關心大學部學生畢業的出路,我們有 4成學生畢業後當輔導老師,6 成學生會到各行各業去,跟心理系類似,培養是通才教育,學生在校會去修一些輔系、雙主修、或修學程,培養的是比較基礎的知識,

我們主張心理師還是要研究所畢業,主要理由是心理師這行業很特別,用人為助人工具去幫助別人,所以這個人除了專門技術以外,人格發展要很成熟,身心發展狀況要好,大學畢業二十二歲還是太嫩,說起來還是不夠成熟所以心理師法訂在研究所,實施十年以後,我們發現招收研究生素質非常好,加以專業訓練後,非常能夠勝任心理師這個工作,其實碩士是不是足夠?

以美國為例要求的是博士學位,我們認為碩士在台灣比較可行,所以當初立法時有個共識就是訂在碩士層級,所以我是建議大家,心理師這專業非常特別,請大家尊重這個學會還有系所的建議,謝謝大家。

2014-09-29

成人如何建立「安全依附」正念減壓療法MBSR創始人卡巴金

情境智能」的研究證實「一個穩定的、支持的情境」的重要性,甚至能彌補智能的不足:一項為期 40 年的追蹤研究,160 位在小學的「IQ測驗」分數低,而被評定為「智能不足」的人,顯示出情境智能的重要。金巴多強調:一個穩定的、支持的情境,能彌補智能的不足。這些人大多數生活滿意,找到了工作並且持續在做,而且對未來保持樂觀的態度~以上摘自金巴多《心理學》許世穎 Dewey 補充:此書為「台大心理系」指定原文教科書,由五南出版


快樂的最大迷思是「以為大家都很快樂」:如此一來更加深了自己的不快樂!當然,有些政治人物「自我感覺良好」例外,他們會說:別人不好,我很好!
事實上研究顯示:只有 6 % 快樂 ~ 更只有 1 % 的人能達到心理學家所謂的「自我實現」,一成的人有心理疾病。剩下來的人:一半屬於不快樂的「心理蕭條」,另一半只是還好
從積極面來看,這也凸顯了學習「科學心理學」的重要性。相關數據參見:心理學家羅斯.哈里斯著《快樂是一種陷阱》張老師。參考《失控的正向思考》快樂是一種陷阱 6 %成幸人

正念減壓療法MBSR創始人卡巴金:正念不是靈修,靈修窄化人們思考;其所製造的問題,
遠比能解決的多 (主流精神醫學接受的是正念,而非偽科學的靈修)。因此,本社群向來秉持科學精神,排除「非科學、不理性」如:催眠、能量說、記憶術、前世今生、NLP、九型人格《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等害人不淺的「靈修類」偽科學書籍,均加以排除

無神論、左派社會系出身的許世穎 Dewey 對於宗教的看法,向來引用馬克斯的「宗教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用來麻醉『無產階級』的麻藥」如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不悅尚請海涵!並請勿再瀏覽本站。誠如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所言「永遠不要挑戰愛情與宗教」為免彼此困擾,先強調本站立場。道不合不相為謀《150 法則》宗教 VS 社群:「無神論」の許世穎
..................................

陳總經理有一起參加活動的同伴,比如網球、高爾夫球友、扶輪社友,卻不曾有親近的男性朋友。他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渴望親近,可是除了競爭的方式以外,陳總並不知道如何與男性建立關係(許世穎 Dewey 個人認為:他也不懂得與女性建立關係,雖然社交活動忙碌,事實上,卻是一個內心寂寞的孤獨者)請參考《是你選擇了憂鬱》嚴拒:九型人格、NLP 催眠

快樂當然不會憑空從天而降。而是需要持續不懈地努力(筆者常言:人生任何重要的事,都是努力得來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消費所得到的感官刺激,僅是最低層次、短暫空虛的享樂。感到活得很空虛的人,是由於他們在錯誤的地方,尋求人生的意義(佛洛姆 Fromm)

只和在實際行為上,重視我們的善友來往如此才是健康而平衡的雙向關係。成人的安全依附,可藉由重複的、穩定性高的「可預測行為」,在多次長期的互動中,逐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與安全感,務必遠離沒信用的不穩定者(只看一個人怎麼做,不看他怎麼說)首先說明:依附類型

許世穎 YouTube :
1.後四十歲的選擇- YouTube
2.「幸福人生の秘訣:慎選人際關係」 - YouTube
3.嚴斥《魔法》極深的期望帶來極深的失望 ...
4.「接納你的情緒,唯偏執者倖存!」 
5.「讓討厭你的人更討厭你」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一個安全依附型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當媽媽離開時可能會難過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小孩會很快地靠近媽媽尋求安撫。安全依附有助社會及情緒的發展,嬰兒才能適應與母親分離,致力於探索環境,而發展出自我概念

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此類型的小孩即使當母親就在身旁時,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非常的沮喪;當母親回到身旁時,孩子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母親保持親近卻充滿憤怒,當母親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抵抗。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此類型的嬰兒的母親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不一致的行為。

逃避型(Anxious-avoidant)此類型的小孩會迴避和忽視母親的存在,在母親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母親在時不去注意;母親離去亦顯不出緊張痛苦;母親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反而生氣;陌生人出目前無特殊反應。孩子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母親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逃避型小孩的母親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成年:冷漠型。

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小孩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面對照顧者,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

成人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主條目:成人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本段文字摘自:維基百科)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成長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戀愛態度,因為他們在戀愛時會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參考《愛情心理學》愛情類型」與「依附類型」
.................................................

成功的父母未必得要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也不必是有天賦的教師。父母為了訓練孩子成為完美的成就機器而讓他們做的特殊練習,絕大多數根本沒有效果。父母只要夠好就行了。他們需提供孩子穩定且可預期的節奏。他們的管教要能符合小孩的需求,溫暖與紀律兼具。他們應該建立起安心穩當的情感連結,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時有可以求助的對象。他們必須在身邊以身作則,示範如何克服問題因為身教重於言教,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小孩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探索,他們需要感覺自己被那照顧他們的人所愛,
他們也需要踏出去,走入這個世界,學著照顧自己。愈是覺得在家很有安全感,
就愈有可能願意冒險外出探索。即「從出生到死亡,人類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我們依附對象提供的那個安全基地出發,向外進行一系列或長或短的探索。」小孩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會強烈影響孩子看待自己與世界的角度。

生長在和諧關係網絡中的孩子(安全依附型),知道如何加入陌生人的對話、如何解讀社交訊號。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個友善的地方。生長在險惡網絡中的孩子(逃避依附型、矛盾或紊亂依附型),可能會表現出膽小、退縮或躁進。他們時常感受到威脅,即使根本沒有那回事。他們可能無法解讀社交訊號,甚至從來不覺得自己的話值得一聽

只有少數人能夠感受到早年經驗對大腦運作模式的影響。年紀漸長之後,我們會捏造謊言和揣測,以掩飾我們內心深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的這個謎。若長大未統整過去經驗,有時還會以驚人的力道重重襲來。只有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理解我們的人生,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達到整合之境。
.......................................................

「神經心理學」最新研究顯示:「成人的大腦終其一生都可以改變。許世穎 Dewey 聲明《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祕》並非靈修書(本人亦無宗教信仰)而是兩位神經心理學家,結合東方智慧的「大腦科學研究」之成果(以下部分內容摘自該書及《第七感》)

成人如何重新建立「安全依附」以獲得內心「真正的安全感」呢?首先要說明的是,神經心理學家認為:童年發展出「安全依附」是成人以後「安全感」的來源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趨力,促使我們追求身心健康~追求整合。

但是世事難料,我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整合受到阻礙。阻礙可能來自連結受損,
例如尚未化解的舊時創傷。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理解我們的人生,
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達到整合之境(參見《第七感》

至於,成人如何重新建立「安全依附」,以獲得「真正的安全感」呢?
....................................................................

1.導師

包括歷史人物,或精神導師(許世穎 Dewey 的導師是韓第:書評按此)。最好是現實生活中常有來往的。富蘭克林真正有智慧的人會近身觀察有智慧者的言行親自向其學習」此外心靈導師應具備「專業學經歷」與嚴謹的「科學知識背景」自信沒人能給》心靈導師

要找到「導師」的朋友是很不容易的;身旁即使有這樣的朋友,也很容易被別人討厭,甚至友誼破裂。畢竟能夠勇於接受批評者少,喜愛諂媚者多。因此當你身旁有位朋友,不但比你有智慧,又願意指正你讓你成長變得更好,請好好珍惜!

美國的著名心理治療師巴登.高史密斯 Barton Goldsmith 博士指出:自信沒人能給,但可以經由「心靈導師」的引導。他說:『在生活中擁有一位心靈導師,是很有價值的。身邊有個你所信賴、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也了解你是誰的人,會讓你充滿自信...這是一份極其美好的禮物!如果你從來不曾擁有一位心靈導師,現在馬上去找。現代生活的種種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心靈導師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參見拙著《自信沒人能給》心靈導師

2.科學真理

許世穎 Dewey 「無宗教信仰」,但相信「科學心理學」。包括:
投資心理學(排除股票明牌、技術線型)不提供個股操作建議,亦不評論個人投資策略或資產配置
正向心理學(排除:潛能開發、宗教靈修、風水命理、催眠、NLP...等非科學、不理性內容)

『一般人追求幸福的行為,事實上卻是不幸的開端?我們常常都是用錯誤的「努力方法」在生活著嗎…』許世穎 Dewey 很贊同《快樂幸福心理學》《白熊心理學》等書作者的臨床觀察
因為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的確可以有效的改善個人生活品質
令人費解的是:一般人在決策時,經常不會考慮心理學領域的立論及專業。閱讀時亦然。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關於經濟生活、投資理財、商業活動,乃至於個人工作上所需要實際用到的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人們認為自己需要透過學習才能達到最低程度的能力。
但是,人們相信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及自己對生活的瞭解,就足以對心理學有直覺式的體認。因此,在做決策時也就比較不會學習或參考心理學的研究。這種過度自信使得人們錯失了影響他人與自我成長的機會(過度自信正是「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

更糟的是,如果誤用了心理學,反而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沒有「有系統的學習」,
只是走馬看花式的聽演講,甚或誤學缺乏科學依據的「靈修類迷信」(如《祕密》《吸引力法則》...之類書籍所載內容) 真的比不學還糟糕!因此「閱讀治療師」扮演著重要的過濾角色。
參見本站《「投資心理學」帶來 13 個好處》以及《「正向心理學」的 8 項快樂法則

3.善友善良而可信任又有信用之友):

而非想利用別人,和他人的交往都是有目的的。許世穎 Dewey 向來反「金融及以抽佣為主」行業,如:保險房仲、理專投顧、傳直銷(含:致富系統)謝絕「沒自我」或平日「無閱讀與思考習慣者。此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也是為何預約即爽約~列入拒絕往來
因為本社群不歡迎「把自己的信用當兒戲者」!相信這種人也不會有未來!

《心理醫師也想學的人生道理》一書中有關幸福的秘訣供您參考:避開那些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和付出信任的人,然後擁抱那些值得我們付出的人。幸福的秘訣在於「選擇性注意」將時間和心力多花在:可以帶來長期滿足、心理上共同成長的社群。人生苦短,所以要遠離愚蠢與不善良之人。因為心理特質有群聚效應 (亦即不善良的人往往同時擁有許多負面的心理特質),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智層次相當的人才會相互來往,共同組成優質社群)書評按此

4.固定的地點或聚會

提供安全庇護,讓我們能卸下防衛,並督促我們發展潛力和內在智慧。每週聚會的本社群,以協助成員發展最高層次的 Eudaimonia 為教學目標。因為 Eudaimonia(蓬勃煥發)是衡量心理生活品質、個人潛能的蓬勃發展、生命熱情或自我實現。換言之,只有能將個人潛能開發出來的自我實現,才能達到所謂「真實的快樂」參見尼各馬科倫理學》快樂 3 層次《論友誼

本社群為「愛書者」所組成的「閱讀同好社群」(僅限「紙本書」,不含臉書或「電子書」)
因此,排斥「書籍」或「無閱讀習慣者」,請勿瀏覽本站!建議參加其他性質較輕鬆的團體
如社大,參見本站《許世穎 Dewey 退出社大沉痛聲明》不慎瀏覽或加入者,務請速退出!
以免造成彼此困擾。「道不同,不相為謀。」古有明訓。不敬之處,尚請海涵。
....................................................
雖然過去許多大腦科學家宣稱心只是大腦的活動,現在我們卻能從另一個觀點檢視,便知道「心」確實可以用來改變大腦,而方法很簡單,只要我們知道如何使注意力專一,以及如何刻意藉著神經回路來引導能量和訊息流動,就能直接改變大腦活動和結構。然而,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知道如何一步步運用覺知 awareness 來增進幸福 (許世穎:當然要運用科學心理學)

人際關係的好壞並非生命中的偶然,事實上它和內心運作及大腦的健康休戚與共。社交關係會形塑神經連結,然後形成大腦結構,這意謂著我們的溝通品質會改變對應的大腦回路,特別是幫助我們保持生命的平衡。科學更進一步確認,若我們在生命中修習慈悲心與「正念覺知」(後者即放下評斷,並全心專注於當下)便能駕馭大腦的社交回路,甚至足以轉化與自己的關係

本書還獲得《第七感》作者丹尼爾.席格寫序推薦。關於大腦與神經心理學研究可參考本站
《大腦演化人》神經心理學,至於與東方智慧之結合則可參考拙著《象與騎象人》書評
另推薦本站《快樂幸福心理學》6 策略」。謝謝!


本文作者有幸與善友為伍 ~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 ...

幸福人生 の 祕訣:慎選人際關係

2014-09-28

團體治療相關的考題,要注意歐文亞隆(必考)

團體治療相關的考題,要注意歐文亞隆。亞隆的東西很難懂,台灣只有精神科醫師比較懂。平常帶的團體就是用 YALOM 的~我是跟精神科醫師學的哲學諮商師「許世穎」台灣の歐文亞隆

體需要長期的時間來發展穩定性和信任感,常常容不下動機不強或能力不足,而無法持續投入團體的成員。但在長久相處而產生信任與安全感後,最終會逐漸滋生療癒的氛圍。治療團體就有如在戰場搭橋,早期的形成階段會有許多傷亡(即退出的人)。然而一旦把橋搭好,就可以把許多人(包括留下來的初期成員、後來加入的人)送到更美好的地方。~ 團體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粉絲團

叔本華:我們不能太過遷就和順從任何人,人們尤其不能忍受別人需要他們。一旦認定別人需要他們,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們將變得傲慢,無禮。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能夠擁有優勢,全在於我們對對方沒有要求,不用依靠他們,並讓他們清楚這一點《叔本華的眼淚》團體治療大師/歐文亞隆

2014-09-27

鄭捷、張彥文「自戀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自戀性人格異常

自戀性人格異常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自戀人格障礙)明年必考!因為「鄭捷、張彥文」兩人都是。自戀者在感情上的滿足感,長期而言遠低於「非」自戀者(不論是親情、友情或愛情)摘自《自戀時代》美國心理學家:圖溫吉。

衛福部 5 招「安全的分手」給主動分手者:(1)擇:審慎選擇分手的時間地點,盡量挑公開場合(最危險的地方常常是自己或對方的住處,因為武器隨處可得)
(2)告:要提分手時,告知他人談分手時的「人、事、時、地」等資訊,或者可以請人陪同
(3)靜:盡量平靜地說出分手的原因(儘管他可能暫時不能接受,因為被甩最難的就是「接受」),盡量不要激怒對方。
(4)牽:分開以後盡量別跟對方有牽連,對被甩的人來說,最痛的凌遲不是人間蒸發,而是時回時不回,一下自心軟搭理,一下子又覺醒疏離<8>。
(5)報:如果對方還是一直溝溝敵騷擾,必要時向警方報案為入自身安全。
給被動分手者:失去所愛最後能療傷止痛,不外乎
(1)看見不是只有自己這麼傷心,許多人也跟自己一樣,深深愛過也深深痛過
(2)發現自己並不孤單,一路走來也都還有人陪伴。
(3)不再一味責怪對方,了解到自己的痛,有一部分是源於過去的經驗,而不單是對方的離開
或許有一天你會明白,自己的害怕並不僅是當前所失去的愛,對於感情的恐懼和防衛,並不只是他的已讀不回,而是那些曾經被拋棄、曾經的失去、曾經付出所有卻變得一無所有,歷時況月的累積。
可是這些失去害怕與恐懼之所以會再來到你面前,是因為那些未曾完結的生命議題,依舊未竟。你可以選擇一刀劃破毀滅一切,一打啤酒配香蕉鬆餅,但這些方式並沒有讓你學會面對這些議題,你只是重複用「相對簡單」的方式來逃避一切,卻忽略了你獨一無二的生命,值得用更需要勇氣、更困難的方式來面對。
當你沒有機會再愛對方多一點的時候,或許真正該做的不是彼此傷害。而是轉過身來擁抱自己心裡,那個受傷的小孩。
<註解>1.Ayala Malach Pines書中談到的雖然大多數案例與調查都是因為吃醋,得不到對方而絕望,進一步產生殺意,但我認為「被心愛的人拋棄」與被「已讀不回」所失去的控制感是差不多的。
2.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太衝動?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明知故犯、死性不改」?或許跟前額葉與杏仁核的運作有關,可參考這篇〈也許,改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一些妄想(懷疑對方另有小王)而生殺意,我們稱作奧賽羅症候群(Othello syndrome),但目前為止沒有有關的跡象顯示這種可能。
3.這就是為什麼釣魚、欲擒故縱會讓人「上癮」,這是一種「不定時距增強」(variable interval schedule),時有時無的獎勵或回應,會讓對方更難放下。摘自:泛科學

Sam Lin · 情殺:1.女生出身嘉義,在台中就讀大學。家境不佳,卻隻身前往台北實習。Why?
2.女生家境不佳,卻吃好住好用好、光鮮亮麗。看那新聞播出的畫面 穿著是很會打扮的。那一客牛排要一千兩百多。
3.女生家境不佳,卻在幾個月內又去香港,又去日本。去日本當然是睡在一起啊!男人想帶妳出去旅遊,這還不明顯扯?
女生從日本回來後,跟朋友老師扯成性侵要拍裸照不從,拍落男方相機? 為分手先打預防針?
4.男生月入不到四萬,實在是有點少,上建、中台大這樣就叫人生勝利組喔?
5.女的在天燈上寫 : 考上教師......嫁給大師。男生每月負擔房租包辦你吃喝拉撒睡一定是超過四萬的,只因為女生給他一個希望。
6.兩人交往沒幾個月,就有那麼多的金錢往來關係。
總之,就像是某位男同學追求一位女同學掏心掏肺,還幫忙付房租出錢,讓她補習英文考托福出國留學。結果,是換來女生一句:你是個很好的人,真的,但是感情不能勉強。
或是一句 "這麼久以來我都把你當哥哥"。
如果這女生只要有個念頭,勸男生賺錢辛苦應該把省下的錢存起來,為日後作打算。結局會不一樣吧?
所以,這樣的結局會很奇怪嗎?


以下摘自楊明磊:

診斷標準:浮誇(幻想或行為)的一個廣泛模式(表現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需要贊賞,缺乏同理,始於成人早期,表現出下列五項或更多:
(1)對個己重要性的誇大感(例如:誇大成就與才能,在沒有相當成就的情況下下卻希望被視為卓越超群)。
(2)專注於無限的成功、權利、才華、美貌、或理想的愛情等幻想中。
(3)相信自己"特殊"而唯一,僅能被其他特殊或高地位的人(或機構)所了解或與之相關聯。
(4)需要過度的讚美。
(5)認為自己有特權(例如:不合理的期待自己有特殊的待遇或別人會自動的順從自己的意願)。
(6)人際上搾取別人(例如:占別人便宜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同理:不願意去了解或認同別人的情感與需求。
(8)時常妒忌別人,而且認為別人妒忌自己。
(9)自大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相關的特徵與疾病

"自尊上的易受傷害"使得罹患此疾患者非常敏感於批評與缺陷所帶來的傷害,雖然他們可能不會表現於外,批評可能會糾纏著這群人,使得他們感到丟臉、矮化、無力與空虛,他們可能會以輕蔑、憤怒與挑戰性的反擊回應,這樣的經驗通常會造成社會退縮或是以謙遜的面具掩飾與保護他們的自誇。由於自命特權、需要讚美與對別人的輕視所帶來的問題使得人際關係通常會受到損害,雖然過度的野心與信心可能會帶來高成就,但是由於對批評與缺陷的無法容忍,因此表現可能會受到阻礙。有時候職業功能可能非常低,此一現象反映出不願意在可能顯露出缺陷的競爭或其他情境中冒險嘗試。持續的羞恥與謙遜的感覺以及伴隨的自我批評可能與社會退縮、沮喪的心情、低落性與重度憂鬱疾患有關,另外,自誇的持續階段可能與輕躁狂發作有關,此症亦與做作性、邊緣性、反社會性、以及妄想性的人格疾患有關。

特殊年齡與性別特徵

自戀性特質可能在青少年期特別普遍,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此一特質將會持續並發展成自戀性人格疾患。
隨著年紀的增長,在生理與職業方面的限制將使得患此疾患者面臨適應上的特殊困難。
在被診斷為此一疾患的人口當中,有 50% 到 75% 是男性

流行率

臨床人口: 2% 到 16%
一般人口:不到 1%。

區分診斷

由於其他的人格疾患與自戀性人格疾患有某些共通的特徵,因此往往會與之相混淆,所以將之作一區分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個人的人格特徵除了符合自戀性人格疾患之外,還符合一個或更多人格疾患的標準,所有符合標準的人格疾患都應予以診斷。

*與做作性人格疾患、反社會人格疾患、以及邊緣性人格疾患之區分準則:

區分自戀性人格疾患與做作性人格疾患、反社會人格疾患、以及邊緣性人格疾患最有用的特徵是後三者的互動風格分別是"賣弄風情"(coquettish)、"冷淡無情"(callous)、"貧窮"(needy),而自戀性人格特徵則是"浮誇"。

自戀性人格相對穩定的自我形象,以及相對的缺乏自我毀滅、衝動、與被遺棄方面的議題也可以與邊緣性人格疾患作一區分。
自戀性人格疾患在成就上過度的自傲、相對的缺乏情感上的顯露、以及對他人情感的輕蔑可以與做作性人格疾患作一區分。
雖然罹患邊緣性人格疾患、做作性人格疾患、與自戀性人格疾患的人可能需要許多的注意,然而自戀性人格疾患特別需要的注意是別人的贊賞。

罹患反社會人格疾患與自戀性人格疾患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傾向是現實、油腔滑調、淺薄、剝削以及不同理,然而自戀性人格疾患並不必然包括衝動、攻擊與欺騙等特質;此外,罹患反社會人格疾患者並不如此需求別人的讚美與羨慕;而且自戀性人格疾患通常缺乏兒童期品性疾患的歷史或者是成人期的犯罪行為。

*與強迫性人格疾患的區分準則:
罹患自戀性人格疾患與強迫性人格疾患的人均會對完美主義許下承諾並相信別人無法把事情作得像他們一樣好,然而與強迫性人格疾患伴隨的自我批評相較,罹患自戀性人格疾患的人則相信他們已達到完美的境界。

*與分裂病性人格疾患或妄想性人格疾患的區分準則:
多疑與社會退縮通常可以區分分裂病性人格疾患或妄想性人格疾患與自戀性人格疾患,當這些特質出現在自戀性人格疾患時他們通常來自於對不完美或顯露缺陷的害怕。

*與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的區分準則:
浮誇也會成為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的一部份,然而浮誇的出現乃與心情的改變與功能的損害有關,此一特徵可以與自戀性人格疾患作一區分。

*與一般性醫療情境所造成的人格改變之區分:
自戀性人格疾患必須與導因於一般性醫療情境所造成的人格改變作一區分,在此種狀況下,這些特質的出現乃是由於一般性醫療情境對中樞神經系統所帶來的直接影響。

*與習慣性藥物使用所造成的人格改變之區分
自戀性人格疾患也必須與導因於習慣性藥物使用所帶來的人格改變作一區分。

*與高成就者自戀人格特質的區分:
許多高成就者所顯露的人格特質也會被認為是自戀,然而只有當這些特質是沒有彈性、不適應、持續、並帶來顯著的功能損傷或主觀的苦惱,如此才算構成自戀性人格疾患。
 Incapable of loving themselves, they cannot give to their partners in a relationship-nor can they ever be really satisfied by what they receive.The causes are in childhood and the cures are in middle age.
Kernberg, O. (1978)

病因

1.Freud:

主要的自戀(primary narcissism)---嬰兒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在兒童學會愛別人之前,他首先學會的是愛自己(Kernberg,1978)。
病態的自戀乃是一種早期發展的固著,兒童並未從自愛(self-loved)的發展階段走向客體愛(object love)的階段(Lazarus,1982)
Freud 認為自戀乃是 libido 的退回並投注在自我身上(Sperry & Carlson, 1993),由於 libido 的自我投注,因此他認為移情無法建立,是故這群人無法接受心理分析(Lazarus,1982)

2.Kernberg:

Kernberg 指出如果兒童生長在一個冷酷、不同理的父母環境當中,兒童將會發展出攻擊與自卑的感覺,而且會有一種恐懼是如果自己不夠完美或全能,那麼將得不到父母的愛,為了對抗這樣的恐懼,兒童將認同某些父母視之為有價值的自我層面,而且兒童會創造出理想的自我與父母影像以補償早期的挫折,然而即使如此,這些事實上並無法增進自尊(引自 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3.Kohut:

重要名詞:
◎自我-客體(self-object):嬰兒無法區分自我與他人,因此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等重要客體視為是自己的一部份。

◎同理的失敗(empathic failure):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無法適當的滿足兒童的身體與心理需求。

Kohut認為在正常的發展歷程中,嬰兒一開始以為提供其需求滿足的客體是自己的一部份,因此對自己產生全能感並完全的自我關注(主要自戀);之後由於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不夠完美的照料,嬰兒便會經驗到心理的緊張,並嘗試去 Split壞的父母與自己的心像,保留好的父母與自己的心像,於是這個自我的正向面便形成自誇的自己,而不好的則被 split 出去並被投射到外在客體,不管是自誇的自我或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乃是嬰兒為增進自尊所做的防衛性努力,然而在健康的發展過程當中,若父母能夠適當的反映(mirroring)嬰兒的表達與成就,則嬰兒的自尊將獲得提升,自誇的自己也將變得更真實,然而如果父母的反映有缺失,則此一轉換便告失敗(引自 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相關資訊

1.自戀者並非自愛(self-loved),而是自我憎恨(self-hatred),並有著相當低的自尊(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愛)。

2.不斷的尋求讚美乃是為了隱藏他們的低自尊,藉由不斷的尋求讚美使得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獨特、不尋常而偉大的;另一方面,對別人他們會感受到強烈潛意識的妒忌,所以他們會貶低別人。因此在人際關係上,他們一方面依賴別人的讚美(而不是人本身),然而另一方面卻又深深的妒忌別人。一旦他們從別人那裡獲得想要的東西或當別人的評價是可預測時,他們就會將此人棄之如敝屣,以冷淡、輕蔑的態度對之,並會感到空洞與無聊。

3.他們通常是很能吸引別人的人,並且有能力在某一個領域達成其獲得讚美的野心,然而長期而小心的觀察後將會發現他們其實很淺薄、輕浮、且沒有深度。雖然最初其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最終其平凡與陳腐卻令人驚訝。

4.他們缺乏情緒的深度,他們的情感似乎未分化,其人格的一個基本特徵是"無法經驗沮喪",當他們被遺棄或感到挫折時,表現上看起來好像很沮喪,然而進一步檢查之後會發現其實他們真正的情感是"生氣和抱怨",並充斥著"報復心"而非傷心。

5.家庭特徵:
冷酷無情的父母並有著隱藏或強烈的攻擊
小時候通常是家中重要的角色,譬如:家中唯一的小孩、家中唯一出色的小孩、或是被期待去實現家庭抱負的人,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在兒童期時扮演天才的角色。

6.無法愛別人的原因是:無法對他人理想化,或者是說對他人的理想化通常無法持續太久,一旦理想化的客體對之作出反應之後,這些人便馬上失去他們的價值,這就好比將檸檬榨汁後,隨後將之丟棄。

7.性關係的特徵是:性關係混亂;看重伴侶的身體,而非對方這個人。

8.治療的最佳時機是四、五十歲的時候,在這之前,雖然他們會有一些空虛與不滿足的感覺,然而他們卻忙於追逐讚美並且想像這些將會解決他們的問題,然而當他們慢慢感覺到存在的空虛,並知覺到其自尊永遠是那麼低的事實時,他們才會比較有意願改變,此時改變也才比較有可能(kernberg, 1978)。

求助的原因與期待

1.解除症狀:前來求助只是為了減輕某些自戀所帶來的傷害與痛苦,尚無意願尋求改變。
2.尋求改變:覺察到自己行為的模式與結果,有了真正想改變的動機(Kernberg,1978;Sperry & Carlson,1993)。

自戀性人格異常的確認

雖然 DSM 的診斷標準和 Kohut 、 Kernberg 等客體關係理論的學者都對自戀性人格疾患作了很清楚的界定與介紹,然而由於他們的自誇與對讚美的需求並不會很快顯露,而是隨著諮商的進展逐漸出現,因此諮商員要正確的找出此類型的個案並不容易,Stevens, Pfost,與 Skelly遂於1984年提出四個協助諮商員判斷的準則,這四個準則分別是:

1.此類個案可能會抱怨焦慮、沮喪與情緒不穩定(這些情緒來自於因著別人小小的冷淡或明顯的拒絕所帶來的自尊受損)。其強烈的情緒苦惱其實代表著內心的失衡。
2.此類個案之所以尋求諮商乃是因為在自誇的自我影像與自貶的自我影像之間失調與過劇的波動,這些競爭的自我影像帶來極大的混淆並反映出一個分裂及協調極差的自我感。
3.此類個案可能表達出對其生理健康與身體功能的關切,這些關切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特定的,然而均沒有機體的基礎。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身體的整體與整合感就跟其自我影像一樣失調。
4.最後,當此類個案發現其人際關係有缺陷時,他們便可能前來尋求諮商,在人際上,他們通常會經驗到強烈的挫折、生氣與空虛(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對 Kohut 而言,自戀性人格異常最大的特徵是隨著治療的開展,個案與諮商員之間關係的本質,而不是個案表達出來的一些議題或生活史。不過 Kohut 仍指出自戀性人格異常可能報告的四個問題,分別是:

1.在性方面:邪惡的性幻想或性興趣的減低。
2.在社會方面:工作士氣低落、沒有能力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從事違法的活動。
3.在人格特質方面:缺乏幽默、缺乏同理、缺乏均衡感、生氣控制力差、以及過分的虛偽。
4.在心身方面:關切身體與心理的健康、以及機體系統的失調(引自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治療目標

1.治療目標大部分取決於個案的期待與需求。
2.大多數個案想要與期待的治療是支持與減輕其自戀所帶來的傷害,一旦症狀減輕,個案將會離開並且沒有意願繼續長期的治療(Sperry & Carlson,1993)。
3.如果個案願意接受長期治療,一般而言,治療的目標在於協助個案重建一個穩定與協調的自我(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Long指出大多數治療者處理與危機有關的症狀、或與第一軸的診斷有關的症狀,而不會去處理人格疾患本身。(http://www.mental health.com/rx/p23-pe07.html)

治療策略

1.Kernberg

強調移情關係與修通,並依賴象徵性、潛意識的材料之解釋,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誇的防衛功能,治療的目標乃在整合經由防衛的 splitting 所製造出來的分裂的自我心像,諮商員應探索與解釋一個飢渴、與需求匱乏的小孩被遺棄的影像以及生氣的感覺(引自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2.Kohut

重新協助個案經歷一個發展成熟自我所必要的發展階段:
個案在諮商情境當中應被允許去表現出他們的自誇並將諮商員理想化,因此個案將視諮商員是良善與完美無缺的人,並期待無條件與無限制的肯定,在接納與允許的氣氛之下,諮商員應反映出個案的成就與情緒,當個案理想化與依賴的需求出現時,個案與諮商員的限制應被敏感的提及,並使用解釋去澄清發展固著的早期決定因素,藉由處理無限制的自誇以及催化一些理想與標準的內化,諮商員引導個案歷經一個成熟自我的建立所必要的發展情境(引自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客體關係理論與個人中心學派的統整

個案與諮商員的動力

個案不是理想化諮商員,就是貶低諮商員,而對諮商員的貶低則源自於對忌妒的一種防衛(Stevens, Pfost & Skelly,1984)。

當諮商逐步進展之後,個案將表現出其自戀的互動形態,這就構成了移情。Kernberg 描述了此類個案的負向移情,不是明顯的敵意,就是對諮商員隱含的貶低,這些行為反映出個案幼年挫折、被誤解、與無價值感的經驗,因此將生氣投射到諮商員身上。

Kohut 則區分兩種移情的反應,一個是反映的移情(the mirror transference),一個是理想化的移情(the idealizing transference),前者意指個案對被肯定(自己、行為與情感)的需求;後者意指需要強有力與穩定的其他人去增進其自尊並穩定其自我影像。

個案的這些移情將導致諮商員的反移情,個案對讚美的要求,諮商員可能會感覺到無聊與挫折;個案對微小傷害與挫折的敏感可能使得諮商員感到驚訝;當諮商員發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時,可能感到生氣與沮喪;對於個案的移情,諮商員可能以拒絕的態度回之,並造成諮商提早結束;對於被個案理想化,諮商員可能會經驗到喜悅、困窘、或生氣。這些都是諮商員面對此類個案時可能有的反應。

如果諮商員不了解個案的內在動力,將無法有效的治療此類個案。如果諮商員抗拒成為一個全能的供給者,諮商員也就避免了自戀的關係,同時也使得改變無法產生,了解個案對讚美的需求,諮商員可以重獲控制權、滋養其關係,並促進個案理想與標準的內化。

治療原則

1.支持的提供相當的重要(Lion,1981;Long,http://www.mentalhealth.com/rx/p23-pe07.html)。
2.充分了解此疾患的特徵,避免落入其陷阱當中(Lion,1981)
避免讚美個案:會增強其誇大的自我

避免責備個案:會挑起個案的防衛與提早結束

2014-09-26

張彥文林佩真情殺事件《自戀時代》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分析(愛情諮商心理師「心輔所」全國唯一輔考社群)

自戀性人格異常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自戀人格障礙)明年必考!
因為「鄭捷、張彥文」兩人都是
理智之愛為人生的至福。~ 斯賓諾莎參見《斯賓諾莎問題》歐文‧亞隆)

自我經營是一個長年漸進的過程,不是一夜之間可以學會的,而且相當個人化。沒有人可以輕易複製別人的成功。況且,成功的人也未必會教。更需注意的是,真正的成功是整體的、內外兼顧的,而非他人容易看到的表面上的成功。最近情殺案來自所謂「人生勝利組」便是一個明顯反例(愛情諮商心理師「心輔所」全國唯一輔考社群)

自戀,另一種失控的正向思考。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愛自己、做自己」能帶來自信和力量,難道不好嗎?很好,但自戀者不是充滿自信,而是過度自信,無視現實,不顧人際關係。這種膨脹的「正向」思考態度強調自我欣賞、追求物質財富、外貌、名人崇拜和名聲,極可能會對小自家庭教育,大至社會經濟皆造成危害。自戀就像是疾病,由某些因素引發,並透過特定管道傳染,而全球文化為何近年來會出現如此演變? 是什麼原因催化了這種現象?

戳破自戀假面,翻出背後的真實景象。《自戀時代》以輕鬆但詳實的筆調,佐以媒體報導及趣聞逸事,觀察自戀現象在現今大眾文化中嚴重的擴散趨勢,以及對各領域造成的問題。書中從美式文化令人「嘆為觀止」的實例,切入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媒體網路、物質消費、宗教信仰、人際關係等層面,列舉出各樣例證及數據,幽默地就自戀現象的成因、迷思,以及對「表現自己、唯我獨尊」這種目前蔚為風潮的成功必備觀念,進行引人深思的敏銳分析,同時提出有效的對治之道,是一部讓人重新思考主流價值觀的精采之作(許世穎推薦)
..........
在愛情中的樣子◎沈政男
台北南京東路情殺案兇手,29歲的張彥文,建中畢業,台大土木工程系碩士,從小愛打電玩,在校期間曾在台大的電玩比賽中得獎,可說能玩又會念書,非常厲害。甚至學土木的他,畢業以後投入了與本行無關的會計工作,可見頭腦非常好,學習能力一把罩。
然而張彥文陷入情網以後,卻無法做一個及格的情人,學不會處理感情挫折,在人生的考場上瀕臨死當。張彥文在過去二十幾年的人生裡,念書、工作、上網,在家裡、在學校、在社交場合,有沒有過任何重大情緒失控、行為脫軌的紀錄?至少在媒體報導裡看不到。既然如此,為什麼一個臉書照片看起來斯文老實,有些靦腆的青年,會變成行兇畫面裡頭,非常駭人的,表情漠然,眼神陰暗,滿臉血紅,像是從地底破土而出的吸血惡鬼?
沒有矛盾的,因為一個人在家裡、在學校,或者在職場中的樣子,跟在愛情中的樣子,是兩回事。人在家裡、在學校、在職場中的樣子,家人、同學、同事會知道,但一個人在愛情中的樣子,只有情人知道。
古龍小說常這樣寫,「世上無人看過小李飛刀,因為看過的人都已經不在世上」,同理,看過張彥文在愛情中的樣子的人,已經不在世上。張彥文似乎先前有交過女友,但交女友不代表陷入情網;在愛情中的樣子,指的是真正愛上對方,所表現出來的,全副身心,甚至靈魂都甘願交給對方的狀態。
不是嗎?張彥文行兇前在臉書告白,「為了妳,我願意再修三千年,希望到時再相遇」,這是甘願交出靈魂的明證。只是張彥文需要的,不是三千年,他只要修三個禮拜,一切都會不一樣。
可惜的是,他修不了。三個禮拜是一個重要數字,再大的情傷,最難過的就是前面三個禮拜,過了這段期間,心裡的痛楚就會明顯減少。不是說不會再痛,而是至少沒有那麼鋪天蓋地,將人淹沒,這是心理學。
怎麼度過被分手之後的三個禮拜,是所有學校應該教授的感情教育,但學校有教嗎?媒體說他是明星高中畢業,「人生勝利組」,殊不知,明星高中男女分校,壓制青少年對異性的好奇,最不利於感情教育。
張彥文在愛情中的樣子,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媒體說,受害女子曾經向張彥文的母親求救,希望她介入,但張母只回了一句:「我管不了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張彥文是壞小孩嗎?不是嘛,母親的意思,就是感情是你們小倆口的事,大人不便干涉。但如果母親可以預見兒子即將犯下這樣的暴行,她會坐視不管嗎?可見張彥文的犯案,連母親都難以想像。
愛情之所以迷人,就在於兩個個體可以真正裸裎相見,肉體的、心靈的,這是人間至樂。人什麼時候,可以對另外一個人毫無困窘、勉強地裸裎相見?除了幼兒時期面對父母,就是在愛情當中了。當我們愛一個人,會把對方理想化,認定那人美麗強壯,聰明能幹又可靠,就像幼兒對爸媽的想像;而當我們被人所愛,呵護備至,那樣的滋味,就是父母的懷抱帶給幼兒的感受。
但愛情之所以危險,也就在此。當一個人愛上妳的時候,他是非常脆弱的,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妳。都說時代進步了,青年男女換伴侶跟換衣服一樣方便,無所顧忌,其實絕大部份時候都只是濫交,不是真正的愛情。要知道真的墜入情網以後,一個人難免會起霸佔心,想要獨自擁有對方的全部,因為他已經給了妳全部。
重點來了,絕大部分人在愛情當中,會想要把自己交給對方,然而如果踢到鐵板,人家不接受,這時候絕大部分人,馬上會從幼兒狀態清醒過來,一夜長大,知道對方不是真正的爸媽,沒有必要像無尾熊抱樹幹一樣巴著人家。但有極少數人沒辦法,妳要他在愛情中一夜長大,從無尾熊變成北極熊,是不可能的事。這類人已經像是藤蔓一樣依附著妳,妳要甩開剝掉他,他的感覺就是世界末日,天蹋了下來,當然會激起極大的情緒反應。
一個人在愛情中的樣子,不真的和對方交往,根本看不出來。張彥文和受害女子,去年底在網路認識,今年三月開始見面,這時候他在愛情中的樣子慢慢展現出來。今年四月,兩人去放天燈,女子寫著祈福字眼「嫁給大師」,那是兩人感情的最頂點,也是張彥文所能展現,在愛情中最美好的樣子。
然後是控制慾出現。兩人關係的轉捩點,就在今年六月,張彥文租屋給受害女子住,兩人開始同居的時候。張彥文為什麼從那時開始出現暴力傾向,對女子惡言相向,甚至恐嚇?其實本來就有,只是同居以後,兩人朝夕相處,口角更多,那傾向會加速出現,就好像許多人婚後才發現西裝筆挺的先生,其實也會家暴。
控制慾是恐怖情人最常有的特質,這點大家都知道,只是控制慾怎麼表現,不一定熟悉。控制慾是一種心理大網的投射,用無形的期待、要求與限制,將對方罩住。愛情是個體與個體的結合,但控制狂會把對方當成物體,只是用來滿足自己控制慾的工具。
情人間的控制慾,一方面有發號施令,主宰對方的稱王姿態,另一方面其實是一種幼兒對父母的依附。控制慾的展現,通常從妳踏入他投射的大網的第一步開始,隨著他對妳的有形與無形付出,網子越編越大越密。這類人一把妳追到手,他就認定自己有了干涉妳的權力,妳的二十四小時、妳的活動空間,最好都能掌握在手裡。有空黏在身邊,沒空就用手機黏,奪命連環叩;妳要離開視線,問妳要去哪裡,可不可以跟;當妳聚會回來,問妳跟誰聚餐聊天,有沒有異性;妳稍不聽從,就會生氣反彈,開始情緒失控。
當恐怖情人在愛情當中逐漸現出原形,這時就要小心分手暴力。極端的忌妒最要特別注意,比如動不動就吃醋、懷疑妳不忠劈腿,這經常是情殺的最重要因素。情殺的恨意,最強烈的源頭是受到羞辱、自尊被踩到腳底,這正是強烈忌妒所引發的感受。
再來是過度的自戀,以為自己是妳的真命天子,「下輩子打燈籠也找不到像我這麼好的人」,這類人無法真正愛人,只是弄一個愛情奴僕在旁邊,滿足自己唯我獨尊的自戀需求。
而分手暴力的外顯跡象,就是語言與肢體暴力的出現。很多人談戀愛以後才發現,原來那樣清純可愛的女生,也會罵髒話,或者文質彬彬的男子,竟然會動手。這沒什麼,這就是愛情的魔力。人們平常行走人世間,都是帶著眾多偽裝與面具,比如身分地位、衣著打扮,甚至外貌身材,那都不是真正的自己;當走進愛情,這些外在遮掩通通卸下,裸裎相見,有時連自己都會被自己嚇到。
絕大多數人,在愛情中遭遇挫敗,頂多罵髒話、摔手機,然後氣消以後,情感也淡掉,但恐怖情人不是,語言與肢體暴力一波接一波。強迫做愛要小心,情殺之前,很多案例都先有這類展現控制慾的舉動。
跟蹤也要小心,當一個男子開始跟蹤妳,絕對不能等閒視之,那是伺機攻擊的跡象。
媒體上有人說,「虐待小動物」也是恐怖情人的特徵,是嗎?不要什麼暴力事件都扯上反社會特質,大流氓不會情殺啦,頂多只是呼巴掌,要妳快滾。
也有人說張彥文殺死受害女子以後,親吻下體是變態,其實不是。情殺本質上還是出於愛,只是也夾雜了恨,當他下手殺死對方,一切歸於自身掌控,氣消了,雖然對方已斷氣,自己情感還在,就會撫摸屍體,好像對方還活著。基本上還是一種控制慾的展現。
當今年八月,女方發現張彥文容易暴怒,動輒威脅,就有了求去的打算,只是竟然還答應同遊日本。張彥文一個月薪水四萬多,兩人去一趟日本,不只這個數目,不是一筆小負擔。其實張彥文在交往過程花了不少錢,當被分手,難免覺得人財兩失,痛上加痛。
青年男女談戀愛,經常希望「他能無條件愛我、不管如何永遠呵護我」,殊不知愛情的本質之一,講得好聽一點是施與受、給與拿,講不好聽是交易。這世上沒有無代價的愛情,就是沒有。當他付出很多,但得不到所要的回報,在愛情中就會現出原形。
........................
前幾天發生的情殺案,不論是對「高材生」的刻板印象、「愛太快」的後遺症、或是情殺與暴力電玩的關聯,都引起廣泛的討論。但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果對方是你最愛的人,為什麼你要傷害對方?如果放手能讓對方得到幸福,為什麼不願意離開,還要苦苦相逼?
以色列心理治療師Ayala Malach Pines可能會告訴你,有時候我們在親密關係裡要的並不是愛本身,而是「控制感」──尤其是在你得不到愛的時候 [1]。當一個人一、高度投入感情,二、卻被所愛的人背叛,就可能萌生殺機<1>。或許你會說「他雖然愛很深,但她並沒有背叛他另結新歡阿!這樣不是不符合條件二嗎?」
我的想法是:對於被動分手者來說(被甩的人)[2, 3],最大的背叛並不是對方愛上了別人,而是在自己仍然相信、仍然希望可以一起走下去的時候,對方竟然已經「先」放棄了。自己明明還在努力、明明還在想辦法改變自己重建關係,為什麼對方早就已經,不再相信、不再回應了?
「如果你已經沒什麼可以損失,那麼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摧毀一切!」Pines說。失去所愛所產生的無力感,會讓你想「做點什麼」挽回關係或改變現狀,但如果挽回是不可能的,這個「做點什麼」,很可能就變成憤怒、暴力或殺人(不論是殺情人,或是殺路人),藉由這樣,奪回一點控制感。
「唉由,不就是『既然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要的心態嗎?還有什麼好討論的?」朋友北極熊說,冷淡地像是清晨的薄霧。但事實上,這個案子背後,還隱藏著兩個我們常常「想歪」的感情觀。
當你太愛一個人的時候,他就不會很愛你了?「我真的非常愛她!全部感情都給她了,乾脆同歸於盡!」他說<2>。
我古時候說過的一句名言(?)是:「能完整你的人,也能崩潰你!」<3>。在愛裡我們常常希望付出與獲得的愛能夠平衡,但往往,愛情的世界並不公平──總是有一個人愛得比較多,一個人愛得比較少。
1984年一項調查指出,40%的女同性戀覺得自己在關係中的權力並不對等[4];十年後另一項針對413位異性戀的研究發現,39%的女性認為她們在關係裡面是投入比較多的那個(相對於21%的男性)[5];而且,不論男女,在關係裡面投入較多情感的人,往往也是權力較「小」的人[6]。
換句話說,「當你太愛一個人的時候,他就不會很愛你了」這句話可能要做一點修正:並不是因為你太愛他,他才變得不愛你,而正是因為當你愛他愛到失去自己,你也失去了大部分在這段關係裡的權力。這樣不對等的關係,從來就離幸福很遠,離傷心很近[7],當付出與獲得不成對比,當愛與被愛不如預期,累積的不甘心就可能化成傷害的動力。
其實你該找的,並不是命中註定「需要多麼大的緣分,才能真正相愛無悔一輩子啊?我想,至少需要修三千年,並不會是過分的要求。」他最後在臉書上說<4>。
在這裡我想問大家一個很久沒出現的無獎徵答:你覺得抱持著哪一種信念的情侶比較幸福?
(1)我跟他是姻緣註定,天生一對
(2)我們雖然並非完全適合,但可以一起克服困難
如果你之前讀過〈靈魂伴侶是個壞主意?〉這篇,或許就會明白,其實你該找的,並不是命中註定[8]。事實上C. Raymond Knee一系列的研究也發現,對感情抱持著「宿命論」(Destiny belief)的觀點,戀愛比較缺乏彈性,好的時候好到爽歪歪,壞的時候傷得痛該該
Knee的研究發現,如果他相信彼此的關係是由宿命所決定,而不是可以透過時間來成長或改變的,那麼他在發生衝突或爭執時所產生的「敵意」(Hostility)是最高的[11]。他們會想著:如果是三千年的緣份,為什麼禁不起一點風雨?為什麼最後還要留下我一個人?為什麼要一直已讀我<5>?會不會,打從一開始我們就不適合?可是,我又這麼地愛他、在他身上花了這麼多的時間金錢(投入越多的人越難離開關係[12])、在香港日本都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不是嗎?一定是哪裡出錯了!萬般矛盾之下「砍掉重練」就成了一種選擇。
如果有些愛還無法釋懷:幸好,並不是所有的人在失去所愛之後,都會痛下殺機。以「醋意情殺」來說 Pines調查607個人如何處理吃醋時,只有1%的人說他們會用暴力解決<6>。事實上,只有嚴重吃醋者的風險較大,Pines也引用了Paul Mullan另一項調查,98.1%的嚴重吃醋者會對伴侶暴力相向(持刀或武器言詞恐嚇)不過只有1%的人真正砍下去[13],童年時曾有被拒絕、被拋棄過的傷痛,或是缺乏良好的「男性角色認同對象」(如自幼離婚,由母扶養)都可能與「想要奪回控制感」有關。摘自泛科學、沈政男(精神科醫師)《自戀時代》

4 種心理地位 life position(溝通分析創始人伯恩 Berne)
我好,你也好。(I am O.K., You are O.K.)
我好,你不好。(I am O.K., You are not O.K.)
我不好,你好。(I am not O.K., You are O.K.)
我不好,你也不好。(I am not O.K., You are not O.K.)


諮商心理師年薪100萬/諮商費90分鐘5000元

[諮商心理師]新鮮人起薪:以學校來說,月薪約4、5萬元;個人接案,諮商費用90分鐘約3,000元。3年後發展:年薪約可發80~100萬元,諮商費用90分鐘約5000元。薪資成長空間視人脈及知名度而定,同時伴隨工作坊、演講、企業內訓等收入。

提到諮商心理師,你會先想到電影中的躺椅?聯合心理諮商所的諮商心理師彭心怡指出,「其實心理學有很多派別,有大約95%的諮商都不是在躺椅上進行的。」目前國人對心理健康的觀念一知半解,也尚未養成看心理醫師的習慣,但伴隨家庭制度崩解、職場人際壓力等困擾,諮商心理師的角色便愈受重視.

甚至在大陸因為證照制度還不夠健全,台灣許多心理師也掌握時機西進發展。彭心怡指出:「在中國心理諮商正夯,1小時的諮商費用至少有人民幣600~800元(約新台幣2,800~3,700元)。」在台灣,想當諮商心理師,必須是心理、心理諮商與輔導等相關研究所畢業,通過高考加上一年實習經驗,才能拿到證照。

小房內擺張桌子,與看診者展開面談,有時再輔以情緒卡、玩偶、量表等。但這只是表達,彭心怡形容:「我的工作就是聆聽人的故事,甚至聽出對方未曾說出的故事。」因此心理師的特質之一,必須人充滿興趣,從內在關心他人;而種種諮商、提問技巧,只是協助挖掘、釐清隱身語言背後的問題。

累積人物,建立自我品牌:諮商心理師也不是只能到醫療諮商機構上班或開設工作室,只要是與心理學或輔導相關工作,例如企業、法院、學校、坐月子中心、老人之家,都是可發展場域。唯現今每年約有400個合格心理師投入市場,因此更須累積人脈,建立自我品牌,才容易出人頭地。此外亦可橫向朝藝術治療、心理劇、人力資源等領域發展。(吳永佳)摘自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
(愛情諮商心理師「心輔所」全國唯一輔考社群)

2014-09-24

溝通分析心理治療法(交流分析)創始人伯恩 4 種心理地位

4 種心理地位 life position(溝通分析創始人伯恩 Berne)
我好,你也好。(I am O.K., You are O.K.)
我好,你不好。(I am O.K., You are not O.K.)
我不好,你好。(I am not O.K., You are O.K.)
我不好,你也不好。(I am not O.K., You are not O.K.)

諮商心理師新鮮人起薪(年薪100萬)諮商費90分鐘5000元

[諮商心理師]新鮮人起薪:以學校來說,月薪約4、5萬元;個人接案,諮商費用90分鐘約3,000元。3年後發展:年薪約可80~100萬元,諮商費用90分鐘約5000元。薪資成長空間視人脈及知名度而定,同時伴隨工作坊、演講、企業內訓等收入。

提到諮商心理師,你會先想到電影中的躺椅?聯合心理諮商所的諮商心理師彭心怡指出,「其實心理學有很多派別,有大約95%的諮商都不是在躺椅上進行的。」目前國人對心理健康的觀念一知半解,也尚未養成看心理醫師的習慣,但伴隨家庭制度崩解、職場人際壓力等困擾,諮商心理師的角色便愈受重視.

甚至在大陸因為證照制度還不夠健全,台灣許多心理師也掌握時機西進發展。彭心怡指出:「在中國心理諮商正夯,1小時的諮商費用至少有人民幣600~800元(約新台幣2,800~3,700元)。」在台灣,想當諮商心理師,必須是心理、心理諮商與輔導等相關研究所畢業,通過高考加上一年實習經驗,才能拿到證照。

小房內擺張桌子,與看診者展開面談,有時再輔以情緒卡、玩偶、量表等。但這只是表達,彭心怡形容:「我的工作就是聆聽人的故事,甚至聽出對方未曾說出的故事。」因此心理師的特質之一,必須人充滿興趣,從內在關心他人;而種種諮商、提問技巧,只是協助挖掘、釐清隱身語言背後的問題。

累積人物,建立自我品牌:諮商心理師也不是只能到醫療諮商機構上班或開設工作室,只要是與心理學或輔導相關工作,例如企業、法院、學校、坐月子中心、老人之家,都是可發展場域。唯現今每年約有400個合格心理師投入市場,因此更須累積人脈,建立自我品牌,才容易出人頭地。此外亦可橫向朝藝術治療、心理劇、人力資源等領域發展。(吳永佳)摘自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

2014-09-23

自戀時代《自戀型人格障礙 NPD 》失控的正向思考

穩定的表現代表著穩定的個人,他們會是較好的公民、同事、學生、領導人...或任何專業人士(穩定的表現水準,向來是基本的專業要求)~ 摘自《自戀時代》心理學家:圖溫吉

自戀,另一種失控的正向思考。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愛自己、做自己」能帶來自信和力量,難道不好嗎?很好,但自戀者不是充滿自信,而是過度自信,無視現實,不顧人際關係。這種膨脹的「正向」思考態度強調自我欣賞、追求物質財富、外貌、名人崇拜和名聲,極可能會對小自家庭教育,大至社會經濟皆造成危害。自戀就像是疾病,由某些因素引發,並透過特定管道傳染,而全球文化為何近年來會出現如此演變? 是什麼原因催化了這種現象?

戳破自戀假面,翻出背後的真實景象。《自戀時代》以輕鬆但詳實的筆調,佐以媒體報導及趣聞逸事,觀察自戀現象在現今大眾文化中嚴重的擴散趨勢,以及對各領域造成的問題。書中從美式文化令人「嘆為觀止」的實例,切入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媒體網路、物質消費、宗教信仰、人際關係等層面,列舉出各樣例證及數據,幽默地就自戀現象的成因、迷思,以及對「表現自己、唯我獨尊」這種目前蔚為風潮的成功必備觀念,進行引人深思的敏銳分析,同時提出有效的對治之道,是一部讓人重新思考主流價值觀的精采之作(許世穎推薦)
..................

"在其自戀、不成熟及標新立異之人格特質作用下,鄭捷將其殺人誓言做為其個人標記之傾向,換言之 ,即沒有殺人誓言之鄭捷,可能無法獲得他人的注意。而隨著其網誌活動及其與同儕之互動中,殺人誓言獲得強化,而其對於社會規範之不在乎及以自我為中心傾向,採取隔離或自我欺騙之方式,將任何反對其殺人誓言正當性之感性或理性勸阻、論述忽略或擱置,維持其殺人誓言之穩固性。"摘自蘋果日報
................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鄭捷被新北地檢署起訴,求處四個死刑,
這結果不難逆料,比較特別的是鄭捷的精神鑑定報告,以及犯案動機的推斷,
這部分醫法聯手,畫出了鄭捷這位眾人眼中的冷血殺手,
內心發展的圖像,非常不容易,是相當值得一讀的起訴書,
通篇的關鍵字是「自戀」兩個字,這是這類大規模兇殺案,最常見的犯案特質,

先前很多人說鄭捷是反社會,明顯不是,因為反社會犯案大都為了情仇財這些尋常動機,
但大規模兇殺案不是,犯這樣的案子,根本是損人不利己,
那為什麼還犯案?就是滿足自戀需求,

什麼是自戀需求?就是得到肯定與讚賞的需求,
或者,弭平自戀式傷害的需求,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每個人都有,但程度不一樣,有的人從小不能接受一點點負面評價,
很容易受傷,好像一棟紙黏的房子,一下子就被刺穿,
有的人則是內心穩固,只要不是太大的羞辱,還能忍受,

舉例來說,在教室裡,當眾被老師甩耳光,
大概沒有人可以不羞愧到無地自容,但如果是被老師叫起,
當眾向被捉弄的女同學道歉呢?大部分人會困窘,在意,但不至於念念不忘,
在腦中閉門造車,醞釀復仇計畫,
然而就是有少部份人會!因為這樣的處罰,對這些人來說,
形成了嚴重的自戀式傷害,狠狠刻在心板,永遠忘不了,

其實不少孩子,第一次被父母師長嚴厲處罰的時候,
都曾幻想長大後要報復,但真的長大以後,就忘了,不會耿耿於懷,
然而鄭捷特殊之處就在此,他不但沒有忘記這樣的傷害,
還隨著成長過程,繼續將其他傷害累積起來,越堆越重,
成了心頭難以承受,隨時隱隱作痛的傷痕,
你看他國中時代被老師管教,竟然帶美工刀要刺殺老師,

鄭捷念的是明星國中,他也不是成績不好的學生,
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攻擊舉動、當時學校有沒有介入輔導,
都值得後續關注,其實他國中那次攻擊,就是一種自戀式反擊,但那次有明確對象,他恨的是老師,然而不到十年以後,他的自戀式反擊,卻是針對茫茫渺渺,
跟他無冤無仇,也沒有直接冒犯他的社會大眾,

為什麼要拿無辜的捷運乘客當行兇目標?
這是鄭傑犯案動機裡,最值得關注探討之處,
中央社的報導裡對這點有解釋:「他認定應貫徹殺人誓言,否則就是否定自己」,
這一句非常重要,這句話點出了鄭捷後來幾年的殺人計畫,
已經從殺害特定對象來達到自戀式復仇,「升級」成了對自己誓言的實踐,
有沒有看到「否定自己」幾個字?自戀需求是什麼?

上面說過了,就是肯定與讚賞,
也就是說,鄭捷行兇,動機之一,就是希望得到自我肯定與讚賞,
當這個世界都不能對我肯定與讚賞,最後的正面回饋來源,就只剩下自己,
這或許就是鄭捷從很小的時候,就認定人生虛無,不值得活,
這樣灰色人生觀的理由之一,

大規模殺人,本質上是一種殺人後自殺,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自殺,
這類兇手在華麗壯闊的殺人場面裡,滿足了宰制社會,
對世界反擊的自戀需求,滿足自戀式復仇的需求,
這是鄭捷殺人後說「感覺很舒坦」,這句話的由來,
因為這是一種復仇任務,自己給自己的任務,完成任務,當然如釋重負,

鄭捷起訴了,相信也很快就會判刑,送上刑場,
起訴一個大規模殺人兇手,只要兩個月,
但養成一個大規模殺人兇手,卻要二十年,
沒有人天生要殺人,都有成長脈絡可循,

檢察官的起訴書與醫院的精神鑑定書,只是了解這位台灣社會,
前所未有的殺手,初步的心理探索,
未來應該繼續做出更深入的挖掘。
................
(中央社記者蔡沛琪、王鴻國台北21日電)新北地檢署調查發現,台北捷運殺人案被告鄭捷反社會、自戀,曾在網誌寫殺人文章分享給朋友獲關注,強化殺人誓言。

檢方依殺人等罪起訴鄭捷,求處死刑。根據醫院精神鑑定報告,鄭捷具反社會、自戀人格,性格不成熟,常有標新立異的舉動,欠缺同理心,他長期有尋死念頭,但無勇氣自殺

檢方調查發現,綜觀鄭捷成長期間自戀特質,一旦受傷,就會著手報復。國小階段,他音樂課吹直笛擾鄰,鄰座女同學報告老師,老師要他起身當眾道歉;後來另名女同學又和他對立,都讓他自覺受傷,決心立誓殺人報復。

國中導師嚴厲管教,使他自戀特質受傷,竟隨身帶美工刀伺機刺殺老師;一名同學挑釁,他竟拿剪刀戳傷對方。他和一名「獨行俠」同學交好,兩人都愛看作家九把刀小說;他曾暗戀學妹未獲回應,他解讀「往後執行殺人後,少了一個擔心的對象,也未嘗不是好事」。

他遭遇嚴格管教及升學壓力,形成虛無世界觀,對自己悲觀、認為人生沒意義,產生厭世念頭。他認定應貫徹殺人誓言,否則就是否定自己。

鄭捷高一起,在個人網誌寫殺人誓言等文章,引發同學注意,在自戀、標新立異的人格特質下,獲他人注意,因此強化殺人誓言。後來他遭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退學,轉學東海大學後又在友人舉發、教官調查及因無心學業而將面臨退學等多重壓力,於是啟動大規模殺人計畫。1030721中央社
.......................

最近心理師資格下修爭議,吵得沸沸揚揚。身為「心輔界」爆料天王的我,此時不爆一點料,好像說不過去:話說大約30年前,臨床心理學大師柯永和教授剛回國,即大力推動心理師法。我們這批心理師法通過以前的心理專業人員,很少人沒上過他的課或看過柯教授的文章。當時柯教授即是我的榜樣,至今仍是

但心理師法推動到後來,分成兩派。一派叫做「臨床派」以台大為主,另一派叫做「諮商派」以師範系統為主。師範出身的我,自然算「諮商派」。吾師王文秀教授還是「全國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兩派僵持不下,造成心理師法遲遲未通過,直到十幾年前才有了折衝後的產物。當時我已在補習班任教10年,也接下了輔考心理師的課(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還曾被挖角到「醫護專業補習班」開心理師、心理所的課

我預測心輔界即將又有大變動,這場寧靜革命目前還沒有被重視(不是不清楚,就是極少數清楚的也不敢講)。這場大變動趁著鄭捷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正撲天蓋地而來,那就是教育部的「國中小7年增加2280位輔導教師計畫」。~目前更擴大到「高中輔導教師」(以上名額均為有「月退休金」的專任教師)

教育部門將藉此機會將「心理輔導業務」的主導權,由醫療部門轉回教育部門。有意投入的有為青年,不是在場邊看熱鬧,而是應該把握機會早點卡位投入「心輔所」成為專任輔導教師。正如20幾年前「師資培育法」通過時,許世穎(杜威)輔考「教育所」幫助數千人完成進入「國中小」擔任專任教師的夢想!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未來除了要求各級學校落實輔導機制外,也會推動學生輔導法立法,明文規範專科以上學校,每1200人需置1名專業輔導人員。而學生輔導三級制也將從國中小擴大到高級中等學校,除了輔導教師外,也要求增置專業輔導人員/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9日

從國小到大學,輔導人力都嚴重不足。現在是投入心理輔導這塊人力市場的最好機會,有意擔任公立學校教師者,可經由報考「心理輔導研究所」擔任學校輔導教師。~輔導心輔所22年「第一品牌」許世穎(杜威)。大專輔導人力不足 教部擬立法〈相關新聞〉請按此

學生問:輔導教師一定要唸過「心輔所」嗎?
許世穎:未必。只要具備兩種學分:1.「輔導學分」。2.「教育學分」,通過教甄檢即可。但實務上,會建議投考「師範體系」的「心輔所」或「教育所」較有利。
因為念「非」師範體系,可能修不到「教育學分」。如果沒修到「教育學分」即不具教師資格,當然也就無法擔任本職為「教師」的輔導教師。念「師範體系」的~
1.心輔所:「輔導學分」沒問題,只要再加修「教育學分」;
2.教育所:「教育學分」沒問題,只要再加修「輔導學分」。

依據教育部最新完成「大學設立師培中心辦法」修正案,台大、清大等未設教育系所的大學,師培中心必須在5年後全部停招。這項辦法近期就會公布實施。故建議投考:有設教育系所的「師範體系」
.................
雙北估半數輔導課,缺輔導專業師資: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天在嘉義縣進行第二天議程,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聯合提案,要求正視輔導人力缺乏的問題。提案說明指出,受到教師員額編制、教師授課時數等規定,目前大約有1/2班級的輔導課,是以非專長教師配課。如此一來,半數學生很難接觸到班級所屬的輔導老師,遇到困難時也難以求助。

針對學校輔導人力編制嚴重不足,立委蔣乃辛與鄭麗君29日提出警訊表示,教育部設立專任輔導老師的規定,全台有7成小學達不到標準,偏鄉離島地區更少,竟有9成以上沒有專任輔導老師,立委呼籲正視近來頻傳的學生自殺傷人事件。教育部回應,106年前將逐年增加專任輔導員額,部長蔣偉寧也承諾在經費條件允許下,將改善偏鄉輔導人員編制人數。參見此

行政院會通過「學生輔導法」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立法通過後,高中以下學校將充實學生輔導人力,由學生輔導專責單位或專責人員辦理學生輔導工作,並設立學生輔導諮詢中心。教育部表示,為有效促進所有兒童與青少年學生的全面性發展,學習解決問題的知識和技能,並協助學校及主管機關落實推動學生輔導工作,因此擬具「學生輔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