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

價值澄清法》瑞斯「3 階段 7 步驟」餿水油風暴蒐證 2 年,老農險遭綁架

對道德水準低下,而又缺乏信念的人。財富並不能讓他們躲過悲慘的遭遇。
~ 摘自《論老年》羅馬思想家:西塞羅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ㄊㄧㄢˊ)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
陳木城校長:社會上歡樂的場所越來越多,
餐廳、旅館、夜市、運動中心、公共場館,
都是出賣、提供歡樂的場所,
可是社會上快樂的紙數卻未見提升。
全世界都一樣:
歡樂場所越多的地方,
人民快樂指數也越低。
因為這些地方只會麻痺人心,
並未喚醒我們感受快樂的心靈。(摘自陳木城)


「蒐證2年 老農險遭綁架 「不可能不怕 但做對事有好報」」 踢爆全台餿水油風暴的老農夫,留著斑白短髮,身形精壯瘦小、表情靦腆,接受訪問時總是有話直說,有著鄉下人的純樸和正義感。面對檢舉可能遭受安全威脅,他坦言「不可能不怕,但已做最壞打算」,不過他相信:「做對的事會有好報!」他認為自己教育程度低,才會多次向縣府檢舉沒用,原本不知該怎麼辦,直到透過友人找上台中警方報案,他很自責浪費的時間,又讓餿水油多做了1年多。受理報案的警員說:「老農夫來報案時,態度堅定、情緒激動,蒐證資料完整,警方很佩服他敢具名檢舉,也激勵警方積極偵辦。」  蘋果日報

..............
台鐵又大誤點了!高鐵一年誤點五次,台鐵一天就達到了,為什麼台鐵的問題永遠得不到改善,還越來越嚴重?
最簡單的答案是:高官或資本家和他的小孩很少會搭台鐵這種落後的交通工具(偶而坐坐樣子給媒體轉載時例外)所以不會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他們看新聞好像在看熱鬧。何況媒體比較關注的是:高鐵和捷運。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缺乏「同理心」。如果要他們每天搭台鐵通勤,相信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

..............


瑞斯「3 階段 7 步驟」價值澄清法:一、選擇階段(Choosing) 1.自由選擇 :個人的價值觀,必須經過自由選擇的歷程,才能生根,在未經威迫下,個人所做的決定或選擇,才能引導個人行為,填鴨式的強迫灌輸,大多僅止於表面行為而已。經過自由選擇後產生的價值觀念,才能引導個人的行為。
2.從多種選項中選擇:真正的價值觀念,是經過選擇的結果,個人若無選擇的途徑,事實上選擇的的行為不可能發生,而真正的價值也就無法發展。因此,個人價值的建立,要由多種可能的選項中選擇才有意義
3.深思熟慮後選擇:在感情衝動下,或未經思考,若貿然選擇,不能主導真正的價值。個人唯有對各種不同的途徑的後果,加以深思熟慮,經過分析,比較利弊得失後,做出理智的決定,才能成為真正的價值,才可作為生活的指南。
二、珍視階段(Prizing)
4.重視所做的選擇
個人對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物,一般都會加以珍惜、重視,當價值理念經個體選擇後珍視之,必定為之感到驕傲和快樂。而成為價值的部份,作為生活上的準繩。
5.願公開表示選擇
經審慎思考後的選擇,人常會願意在大眾面前表示自己的價值,承認自己的價值,以及擁護自己的價值,以它為榮,自然樂意對外公開。
三、行動階段(Acting)
6.採取行動
價值觀念能左右行動的方向,當個人認為具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會努力去實踐、完成,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採取行動。
7.重複實行
當個人的一些信念、看法和態度,已達到價值階段時,則會成為價值體系的一部分,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現在行為上,出現在不同的生活和空間。
價值澄清法是個人價值信念的形成所經過的歷程。瑞斯 L.E. Raths & S.B. Simon 強調價值的形成必須經過三階段七個步驟:摘自歐用生《課程與教學》、陳國彥、吳宗立《社會領域教材教法》、維基百科

...........

歐文.亞隆的心靈地圖》許世穎的 3 大偶像

誰是歐文‧亞隆? 許世穎 Dewey 的偶像!推薦相關臉書專頁如下:
1.《歐文.亞隆
2.《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
3.《歐文.亞隆的心靈地圖

他是美國最重要的精神醫學專家和心理治療學家,也是團體治療領域具有開拓性貢獻的領袖
他是當今世上最著名、著作流傳最廣、有影響力的精神心理學家,
在全世界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讀者,深深觸動無數人的心靈。

他把哲學及文學帶入心理治療領域,成為存在主義心理學的治療大師。
他的治療是一種深度的治療,跟隨病人走到生命的深處,觸及人類終極關懷的基本主題:
苦難、死亡、自由、選擇、責任、孤獨、意義,並從中獲得真正的覺察。

他真實、坦誠,對人充滿溫情,對人性有深刻洞察。他將治療過程視為人與人的親密相遇,強調彼此是「旅程的夥伴」,一起經歷艱難的旅程,一起專注於「當下的體驗」,坦率分享彼此的困惑、不同看法與掙扎。透過真誠互動,治療師可以幫助病人獲得全新體悟。

亞隆所有作品都在講故事:講他身為治療師與人相遇的故事、講他如何指導年輕治療師與病友建立有意義聯結的故事。他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深刻理解,讓讀者深受感動,也變得更加睿智(以上摘自《歐文.亞隆的心靈地圖》心靈工坊 2013.4)許世穎 Dewey 的 三大偶像:

1.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臉書專頁 ~ 請按此
2.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臉書專頁 ~ 請按此
3.查爾斯.韓第 Charles Handy 臉書專頁 ~ 請按此

文壇前輩吾友王溢嘉,因體認到台灣不差一個醫生,於是棄醫從文。學校也不差許世穎 Dewey 一個教師,故於多年前放棄 21 年公教年資、18 %月退,辭去公職後創立「全國唯一」工商心理學書院(站前地王班)

自由這個概念非常不同於 25 幾年前剛出社會,被資本主義洗腦的觀念。如今的我認為自由是擁有智慧、洞察力與平靜安穩所體驗到的感受。感覺到自己腳踏實地、毫無畏懼;當我們認為工作無法符合生命的目的,並有足夠的信心離職;明白人生是基於個人信念與價值的成長茁壯,而非房子有多大來衡量

臉友問:為何較少談投資?許世穎 Dewey 答:多數心理類作者無專業背景,內容充滿無意義的陳腔濫調。真正的生活目標是追尋幸福,而思考財經問題正好與其背道而馳。
最後推薦拙著書評:許世穎《生命的禮物》深厚可靠關係,才能帶來真正改變

許世穎 YouTube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2015-04-28

張怡筠(心理學家)真正聰明現代女性.先讓自己變成有錢人

張怡筠:「一個真正聰明的現代女性,是先要讓自己變成有錢人,提升自我價值,然後嫁給一個有趣的人,你就可能過得幸福。那些一心一意要嫁給有錢人的,通常都發現那個有錢人其實很無趣,跟他一起並不幸福。」~ 心理學家:張怡筠教授

許世穎:「工作是女人的最後一道防線」、「經濟獨立,心理才能獨立」

園藝治療和閱讀治療一樣屬於輔助療法

臉友問:聽說園藝治療要申請健保給付,您的看法如何?
許世穎:目前健保連心理治療的給付都少的可憐,相信就算有也很少。
園藝治療和閱讀治療一樣屬於輔助療法,推動者是我台北市立師專的老師林ㄧ真教授。
~ 我師專畢業後(心理輔導組),林教授調至陽明醫學院(陽明大學)擔任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已退休

五鐵秋葉原停車場直接搭電梯到教室

五鐵秋葉原停車場直接搭電梯到教室

開車的師生們可從地下室停車場直接搭電梯到教室(不需轉乘其他電梯)
可由許昌街或忠孝西路右轉南陽街「五鐵秋葉原停車場」專用車道。平日皆有車位,假日則因隔壁「新光三越」購物民眾會過來而較難停車
 — 和傅健益其他 6 人,在五鐵秋葉原百貨

  • 五鐵秋葉原百貨 你好,感謝您無私地分享
    在這邊做個貼心的小提醒,照片中間那扇玻璃門為員工出入口(金石堂招牌下方),別誤闖唷!
    此區域人潮較多,開車的各位要多留心注意安全喔,五鐵秋葉原關心您~
  • 許世穎 感謝管理中心補充,我是五鐵秋葉原住戶(12年)

2015-04-26

再見,平庸世代》職涯輔導「工作是女人的最後一道防線」、「經濟獨立,心理才能獨立」

廖輝英:愛情沒有經過幾年的觀察與接觸,彼此沒有深度的認識
或缺乏長期累積性的喜歡與欣賞,便會有基礎不夠穩固的問題。

臉友問:最近考慮離婚,可否請教感情方面的困擾?
許世穎:我覺得女人的事業比感情重要,我的專長是「職涯輔導」也許可以提供您此方面些許不成熟的意見。最後提醒您:「工作是女人的最後一道防線」、「經濟獨立,心理才能獨立」

台北工作機會比較多,柯P有提供社會住宅,將台北的整體房租壓了下來
我在南部也教過很多年的課,我一般都建議年輕人北上開拓視野(參見《再見,平庸世代》)
台北房價這麼高,大家卻往台北擠,不是沒有理由的

扶輪社裡十個老闆,九個業務出身(理專投顧、保險傳直銷..例外,因為這些行業等同詐騙!)
其實新北市(如土城)捷運沿線,房租還算便宜,可上崔媽媽網站看看
(我以前是無殼蝸牛社運、野百合學運領袖)

楊又穎(彭馨逸)遭網路霸凌在家輕生/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

從《大學生了沒》出道的網拍女模、新人楊又穎(Cindy,本名彭馨逸)驚傳21日在家輕生身亡,據悉她遺書中提及遭「工作霸凌」,不過有網友也將她自殺原因指向臉書「靠北部落客」粉絲團  原文網址: 楊又穎遭網路無端攻擊?3個月被「靠北」65篇爆料謾罵 ETtoday 新聞雲

網路霸凌、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又稱學校霸凌、欺負或欺凌,指的是一種長時間持續的、並對個人在心理、身體和言語遭受惡意的攻擊,且因為欺凌者與受害者之間的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或無法有效的反抗。校園霸凌的欺凌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透過對受害人身心的壓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懼,以及憂鬱,而校園霸淩所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校園霸凌不只發生在校園,因同儕而起的校園霸凌也可能發生在校外,甚至在網際網路上。隨著科技進步,即時通訊軟體、網路論壇、BBS、部落格等交流平臺也成為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欺凌者藉網路或電信設備以文字和多媒體長期、反覆攻擊受害人,稱為網路霸凌《中華民國教育部的定義》指相同或不同學校學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學生)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學生)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學生)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霸凌是一種反社會行為,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扭曲,也會造成課業成就低落、人際疏離,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產生報復性攻擊行為,或使受害人轉而霸凌他人;對加害人也有一定影響,這些加害人成年後的犯罪率、酗酒現象比例相當高,具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有60%在24歲以前犯罪,非加害人特質的男性加害人則只有23%。霸凌的種類包含肢體霸凌、言語霸凌、傷害跟受害人有關的人士與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為關係霸凌也就是非直接霸凌3種。在受害者分析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體霸凌,女生受言語霸凌或性騷擾的比例較大。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自殺和飲食不正常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其中有些受害人長大後會轉變成加害人,這些同時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學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單純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摘自維基百科、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許世穎)

從《大學生了沒》出道的網拍女模、新人楊又穎(Cindy,本名彭馨逸)驚傳21日在家輕生身亡,據悉她遺書中提及遭「工作霸凌」,不過有網友也將她自殺原因指向臉書「靠北部落客」粉絲團  原文網址: 楊又穎遭網路無端攻擊?3個月被「靠北」65篇爆料謾罵 ETtoday 新聞雲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媒體報導自殺新聞原則:「六要」與「六不」
「六不」:
.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
.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
.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
.不要過度責備。
「六要」:
.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
.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
.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摘自台灣自殺防治中心網站)
叔本華:我們不能太過遷就和順從任何人,人們尤其不能忍受別人需要他們。一旦認定別人需要他們,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們將變得傲慢,無禮。
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能夠擁有優勢,全在於我們對對方沒有要求,不用依靠他們,並讓他們清楚這一點。~ 參見《叔本華的眼淚》團體治療大師 / 歐文亞隆
心理治療(心理成長)的不二法門:
和一個由專業人士帶領的成員固定的小團體,培養穩定可靠提供安全感的正向支持長期關係
(反例:萍水相逢、連名字都叫不出的社交聚會,討論內容流於表淺深度)
~ 參見《團體心理治療》歐文亞隆

人性論的四種主張

人性論的四種主張:
1.人性本善論。孟子主張人性有四端。此外《三字經》開篇即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2.人性本惡論。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偽:人為刻意
3.無善無惡論。告子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4.有善有惡。揚雄: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諮商與心理治療》有效諮商員的14個人格特質

心理學的重點不在心理治療,而是探索人類最佳的運作方式。
~ 正向心理學大師:迪納《允許自己不快樂》70 頁
 — 在閱讀治療教師群:許世穎「工商心理學」書院
心理輔導教師 / 諮商心理師 / 臨床心理師(粉絲團)請按此

領悟,甚至是完美的啟發,都不夠。改變是需要意志的行動。
真正幸福、喜悅的經驗,來自於一起分享「具有啟發性又讓人喜悅的智慧」。
然而,這是需要長期努力學習的。因為,所有美好的事都是「既困難又罕見的」
~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斯賓諾莎問題》書評 ~ 請按此

身為諮商員的我們(也包含教師、治療師、心理醫師..等任何幫助人們心理成長的專業人士)能夠帶領當事人所走的深度,絕對不會比我們自己願意,在生命中所走入的深度還要深~ Corey
當事人中心療法創始人羅吉斯強調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者三大基本要求為:
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

心理健康程度的人口分佈
1 % 蓬勃煥發,5 % 高度心理興盛,11 % 中度心理興盛,43 % 心理健康,
17 % 心理蕭瑟,16 % 精神官能症,7% 精神病(摘自《正向心理學》五南)

金巴多 Philip Zimbardo美國心理學會 APA 前主席)
雖然心理學牽涉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些長存的層面,但是不幸地,關於心理學的資訊通常不是來自專業人士出版的書籍、論文及報告。反而普遍來自報紙、雜誌、電視、收音機、通俗心理學、自助書籍,以及所謂的「偽科學企業」像是占星學、命理及風水等

儘管「預防重於治療」是如此的耳熟能詳。然而,絕大多數的資源還是投注於「治療」。「預防」成為無人重視、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注於「正常人」心理預防工作 31 年的許世穎 Dewey 有所感觸(自師專心理輔導組算起)治療不是醫療,不是只有醫療體系可用。
(請參考:拙著《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或醫療 /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弟台北市立師專心理輔導組的老師王文秀教授(前新竹教育大學副校長)中華民國「遊戲治療學會理事長」便是屬於「心理與教育」體系。本人曾在台北市立國民小學任教21年(已離職多年)兼任心理輔導相關行政,學校內便設有遊戲治療室,還有市立醫院來訪視。弟除了曾擔任「台北師院」輔導教師多年,也曾受邀為「三軍總醫院精神科」的醫師們講授閱讀治療
...................
有效諮商員的人格特質:摘自《諮商與心理治療》臉書專頁~請按此

有效諮商員的 14 項人格特質《諮商與心理治療》雙葉:1. 對自己有足夠的認同。
2. 尊重及欣賞自己
3. 能接受改變
4. 能選擇及經營自己的生活(而非不由自主的混日子)
5. 可靠、真摯及誠實(能給案主穩定的安全感)
6. 有幽默感(可減輕案主和自己的心理壓力)
7. 會犯錯誤,並承認自己的錯誤
8. 活在當下
9. 重視文化的影響
10. 真誠關心他人的福祉(反例:自戀、自我中心)
11. 展現有效的人際互動技巧
12. 全神貫注地工作而從中尋求意義:意義治療法
13. 展現熱情:對自己的專業工作很投入
14. 維持健康的人際界線:
因為害怕孤獨而彼此困在一起,是很貧乏的人際關係理由。
很難想像在這種基礎上,能建立出什麼長久的關係。
~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日漸親近》許世穎 Dewey 推薦
...................
幸福並非瞬間發生;它與運氣或機率無關,用錢買不到;
它不受外在事件操縱,而是取決於我們對外界事物的闡釋。
事實上,幸福要靠個人的修持,事先充分準備、刻意培養與維護。
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

幸福感源自於我們在「心理上感覺」自己能夠影響生活中的事件。
是自己的意見「能夠」被聽到,就足以讓我們對生活,
以及左右生活的事件「感覺」比較滿意。(摘自《快不能解決的事》)

意義感就像快樂,無法追求而得,必須以拐彎抹角的方式來體驗。
義感是參與的副產品,來自全心參與你所選擇的『有意義的活動』。
歐文亞隆《存在心理治療》張老師文化)
.......................

深愛你而不纏住你,融入你而不侵犯你
擁抱你而不驕寵你,參與你而不妨礙你
寬容你而不放縱你,支持你而不干擾你
愛護你而不操控你,感激你而不賴定你
疼惜你而不困住你,祝福你而不否定你

如果我也能從你那邊得到相同的回應,
那麼我們就能真誠的交會,並且豐潤彼此

~ 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
(著有《家庭如何塑造人》張老師文化)
.......................

奉勸常自稱:教練、顧問、講師、引導師..的「非心理專業人士」不要撈過界,以免貽笑大方!相關學經歷是最起碼的,否則念到博士也沒用!心理輔導出身的許世穎 Dewey 不會教人寫程式,為何理工背景者常跨到風馬牛不相干的領域呢?難道不懂得隔行如隔山、10 年或一萬小時的專業養成嗎?真是寡廉鮮恥!至於「心理專業工作者」則要不斷學習。誠如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每日遇見杜拉克》所言:知識工作者必需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落伍

曾任台北師院輔導教師,學習心理學 31 年的弟提醒您:小心防範「非專業教練」所提倡的「偽科學」多年來心靈大師、教練與激勵演說家,力勸大家改變想法與行為以改善生活,但科學心理學研究發現,大師們提倡的技巧大多徒勞無功。那種自我暗示的「想像練習」反而常常容易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想讓自己「覺得很快樂」反而讓人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如潛能開發課程)參見許世穎演講:嚴斥《魔法》《秘密》《零極限》極深的期望帶來極深的失望

投資心理學書院》8 種艾里斯 Ellis 無法幫助的人

.....................

合理情緒治療法 RET、認知行為治療 CBT、理情行為治療 REBT 共同創始人艾里斯認為:

當事人在 REBT 中的角色是一個學生學習者(治療者則是教師)心理治療被視為一個「再教育」歷程,藉由學習應用理性的思考,來解決問題並改變情緒。治療者在表達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時,常是開放而直接的。在不斷示範及教導的情況下,來幫助當事人。特別的是 REBT 將閱讀治療視為主要技術《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施》艾里斯在不同時其使用不同名稱:

 CT:認知治療貝克 BECK 所創,許世穎 Dewey就讀「台北市立師專心理輔導組
RET:合理情緒治療法~民國 79 年擔任學校教師並取得部定(教育部)合格心理輔導教師
CBT:認知行為治療~梅臣堡提創,筆者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台北法商)社會工作系」期間 

REBT:理情行為治療~就讀「台北市立師院」研究所,開始心理學授課(含升研究所/心理師)
MBCT:以內觀為基礎的認知治療 mindful-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席格卡巴金等人提倡,請參見拙著《第七感》《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終於快樂的內觀力。「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成立以後

PS:筆者接受「閱讀治療」理論與實務兩方面有系統訓練,乃開始於就讀「台北市立師專心理輔導組受業於王文秀教授(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副校長、全國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期間。至於何謂閱讀治療? 在此將引用吾師吳清山所著《教育新辭書》~請按此


本文作者注於「正常人」心理預防工作 31 年(自就讀師專心理輔導組算起)



非營利性質の投資心理學書院~助您有效能生活



2015-04-25

NLP 倍受正統心理學質疑的偽科學

NLP 倍受正統心理學質疑的偽科學

維基百科:NLP 神經語言規劃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簡稱為NLP,又譯作神經語言程式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在實證有效性方面存在很大爭議,支持者聲稱其效果能被研究證實,而反對者也有研究表明其不具備所宣傳的效果。因創始人班德勒和葛瑞德之間的官司糾紛,目前「NLP」及「神經語言規劃」這一名稱不被任何個人或組織所擁有,也不是註冊商標的知識產權;沒有官方機構負責NLP教學與認證。獲得NLP高級執行師或高級訓練師的稱號並無限制,並存在著多個認證協會/反 N L P《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靈修書

NLP倍受正統心理學質疑。Grant Devilly(2005)指出:[在初初推出的時候,NLP被認為是療法上的新突破,亦常見於工作坊、影帶、書本等廣告。這些工作坊提供證書。可是在對照研究中,發覺沒有太大實際成效,而且廣告內經常夾雜一些極端或者經常改變的聲稱,所以研究員開始認為研究這方面是不智的,甚至覺得NLP是不可能測驗的理論。 NLP 沒有 1970年代及1980年代般流行,但仍然在一些人力資源界小規模地進行。科學來了又沒有了,但信念還在。《僞科學百科全書》(2000年)中收錄了對NLP的批評文章
反 N L P《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靈修書

情境智能、如何建立「安全依附」成人依附訪談 AAI

學生問:什麼是「成人依附訪談」?
許世穎:成人依附訪談 AAI 是指由成人自述與父母情感關係的一種方法

情境智能」的研究證實「一個穩定的、支持的情境」的重要性,甚至能彌補智能的不足:一項為期 40 年的追蹤研究,160 位在小學的「IQ測驗」分數低,而被評定為「智能不足」的人,顯示出情境智能的重要。金巴多強調:一個穩定的、支持的情境,能彌補智能的不足。這些人大多數生活滿意,找到了工作並且持續在做,而且對未來保持樂觀的態度~以上摘自金巴多《心理學》許世穎 Dewey 補充:此書為「台大心理系」指定原文教科書,由五南出版

快樂的最大迷思是「以為大家都很快樂」:如此一來更加深了自己的不快樂!當然,有些政治人物「自我感覺良好」例外,他們會說:別人不好,我很好!
事實上研究顯示:只有 6 % 快樂 ~ 更只有 1 % 的人能達到心理學家所謂的「自我實現」,一成的人有心理疾病。剩下來的人:一半屬於不快樂的「心理蕭條」,另一半只是還好
從積極面來看,這也凸顯了學習「科學心理學」的重要性。相關數據參見:心理學家羅斯.哈里斯著《快樂是一種陷阱》張老師。參考《失控的正向思考》快樂是一種陷阱 6 %成幸人

正念減壓療法MBSR創始人卡巴金:正念不是靈修,靈修窄化人們思考;其所製造的問題,
遠比能解決的多 (主流精神醫學接受的是正念,而非偽科學的靈修)。因此,本社群向來秉持科學精神,排除「非科學、不理性」如:催眠、能量說、記憶術、前世今生、NLP、九型人格《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等害人不淺的「靈修類」偽科學書籍,均加以排除

無神論、左派社會系出身的許世穎 Dewey 對於宗教的看法,向來引用馬克斯的「宗教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用來麻醉『無產階級』的麻藥」如因此讓有宗教信仰者不悅尚請海涵!並請勿再瀏覽本站。誠如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所言「永遠不要挑戰愛情與宗教」為免彼此困擾,先強調本站立場。道不合不相為謀《150 法則》宗教 VS 社群:「無神論」の許世穎
..................................

陳總經理有一起參加活動的同伴,比如網球、高爾夫球友、扶輪社友,卻不曾有親近的男性朋友。他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渴望親近,可是除了競爭的方式以外,陳總並不知道如何與男性建立關係(許世穎 Dewey 個人認為:他也不懂得與女性建立關係,雖然社交活動忙碌,事實上,卻是一個內心寂寞的孤獨者)請參考《是你選擇了憂鬱》嚴拒:九型人格、NLP 催眠

快樂當然不會憑空從天而降。而是需要持續不懈地努力(筆者常言:人生任何重要的事,都是努力得來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消費所得到的感官刺激,僅是最低層次、短暫空虛的享樂。感到活得很空虛的人,是由於他們在錯誤的地方,尋求人生的意義(佛洛姆 Fromm)

只和在實際行為上,重視我們的善友來往如此才是健康而平衡的雙向關係。成人的安全依附,可藉由重複的、穩定性高的「可預測行為」,在多次長期的互動中,逐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與安全感,務必遠離沒信用的不穩定者(只看一個人怎麼做,不看他怎麼說)首先說明:依附類型

許世穎 YouTube :
1.後四十歲的選擇- YouTube
2.「幸福人生の秘訣:慎選人際關係」 - YouTube
3.嚴斥《魔法》極深的期望帶來極深的失望 ...
4.「接納你的情緒,唯偏執者倖存!」
5.「讓討厭你的人更討厭你」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一個安全依附型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當媽媽離開時可能會難過哭泣,當媽媽回來時,小孩會很快地靠近媽媽尋求安撫。安全依附有助社會及情緒的發展,嬰兒才能適應與母親分離,致力於探索環境,而發展出自我概念

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此類型的小孩即使當母親就在身旁時,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非常的沮喪;當母親回到身旁時,孩子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母親保持親近卻充滿憤怒,當母親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抵抗。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此類型的嬰兒的母親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不一致的行為。

逃避型(Anxious-avoidant)此類型的小孩會迴避和忽視母親的存在,在母親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母親在時不去注意;母親離去亦顯不出緊張痛苦;母親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反而生氣;陌生人出目前無特殊反應。孩子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母親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逃避型小孩的母親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成年:冷漠型。

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小孩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面對照顧者,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

成人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主條目:成人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本段文字摘自:維基百科)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成長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戀愛態度,因為他們在戀愛時會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參考《愛情心理學》愛情類型」與「依附類型」
.................................................

成功的父母未必得要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也不必是有天賦的教師。父母為了訓練孩子成為完美的成就機器而讓他們做的特殊練習,絕大多數根本沒有效果。父母只要夠好就行了。他們需提供孩子穩定且可預期的節奏。他們的管教要能符合小孩的需求,溫暖與紀律兼具。他們應該建立起安心穩當的情感連結,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時有可以求助的對象。他們必須在身邊以身作則,示範如何克服問題因為身教重於言教,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小孩

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探索,他們需要感覺自己被那照顧他們的人所愛,
他們也需要踏出去,走入這個世界,學著照顧自己。愈是覺得在家很有安全感,
就愈有可能願意冒險外出探索。即「從出生到死亡,人類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我們依附對象提供的那個安全基地出發,向外進行一系列或長或短的探索。」小孩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會強烈影響孩子看待自己與世界的角度。

生長在和諧關係網絡中的孩子(安全依附型),知道如何加入陌生人的對話、如何解讀社交訊號。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個友善的地方。生長在險惡網絡中的孩子(逃避依附型、矛盾或紊亂依附型),可能會表現出膽小、退縮或躁進。他們時常感受到威脅,即使根本沒有那回事。他們可能無法解讀社交訊號,甚至從來不覺得自己的話值得一聽

只有少數人能夠感受到早年經驗對大腦運作模式的影響。年紀漸長之後,我們會捏造謊言和揣測,以掩飾我們內心深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的這個謎。若長大未統整過去經驗,有時還會以驚人的力道重重襲來。只有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理解我們的人生,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達到整合之境。
.......................................................

「神經心理學」最新研究顯示:「成人的大腦終其一生都可以改變。許世穎 Dewey 聲明《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祕》並非靈修書(本人亦無宗教信仰)而是兩位神經心理學家,結合東方智慧的「大腦科學研究」之成果(以下部分內容摘自該書及《第七感》)

成人如何重新建立「安全依附」以獲得內心「真正的安全感」呢?首先要說明的是,神經心理學家認為:童年發展出「安全依附」是成人以後「安全感」的來源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趨力,促使我們追求身心健康~追求整合。

但是世事難料,我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整合受到阻礙。阻礙可能來自連結受損,
例如尚未化解的舊時創傷。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理解我們的人生,
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達到整合之境(參見《第七感》

至於,成人如何重新建立「安全依附」,以獲得「真正的安全感」呢?
....................................................................

1.導師

包括歷史人物,或精神導師(許世穎 Dewey 的導師是韓第:書評按此)。最好是現實生活中常有來往的。富蘭克林真正有智慧的人會近身觀察有智慧者的言行親自向其學習」此外心靈導師應具備「專業學經歷」與嚴謹的「科學知識背景」自信沒人能給》心靈導師

要找到「導師」的朋友是很不容易的;身旁即使有這樣的朋友,也很容易被別人討厭,甚至友誼破裂。畢竟能夠勇於接受批評者少,喜愛諂媚者多。因此當你身旁有位朋友,不但比你有智慧,又願意指正你讓你成長變得更好,請好好珍惜!

美國的著名心理治療師巴登.高史密斯 Barton Goldsmith 博士指出:自信沒人能給,但可以經由「心靈導師」的引導。他說:『在生活中擁有一位心靈導師,是很有價值的。身邊有個你所信賴、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也了解你是誰的人,會讓你充滿自信...這是一份極其美好的禮物!如果你從來不曾擁有一位心靈導師,現在馬上去找。現代生活的種種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心靈導師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參見拙著《自信沒人能給》心靈導師

2.科學真理

許世穎 Dewey 「無宗教信仰」,但相信「科學心理學」。包括:
投資心理學(排除股票明牌、技術線型)不提供個股操作建議,亦不評論個人投資策略或資產配置
正向心理學(排除:潛能開發、宗教靈修、風水命理、催眠、NLP...等非科學、不理性內容)

『一般人追求幸福的行為,事實上卻是不幸的開端?我們常常都是用錯誤的「努力方法」在生活著嗎…』許世穎 Dewey 很贊同《快樂幸福心理學》《白熊心理學》等書作者的臨床觀察
因為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的確可以有效的改善個人生活品質
令人費解的是:一般人在決策時,經常不會考慮心理學領域的立論及專業。閱讀時亦然。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關於經濟生活、投資理財、商業活動,乃至於個人工作上所需要實際用到的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人們認為自己需要透過學習才能達到最低程度的能力。
但是,人們相信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及自己對生活的瞭解,就足以對心理學有直覺式的體認。因此,在做決策時也就比較不會學習或參考心理學的研究。這種過度自信使得人們錯失了影響他人與自我成長的機會(過度自信正是「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

更糟的是,如果誤用了心理學,反而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沒有「有系統的學習」,
只是走馬看花式的聽演講,甚或誤學缺乏科學依據的「靈修類迷信」(如《祕密》《吸引力法則》...之類書籍所載內容) 真的比不學還糟糕!因此「閱讀治療師」扮演著重要的過濾角色。
參見本站《「投資心理學」帶來 13 個好處》以及《「正向心理學」的 8 項快樂法則

3.善友善良而可信任又有信用之友):

而非想利用別人,和他人的交往都是有目的的。許世穎 Dewey 向來反「金融及以抽佣為主」行業,如:保險房仲、理專投顧、傳直銷(含:致富系統)謝絕「沒自我」或平日「無閱讀與思考習慣者。此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也是為何預約即爽約~列入拒絕往來
因為本社群不歡迎「把自己的信用當兒戲者」!相信這種人也不會有未來!

《心理醫師也想學的人生道理》一書中有關幸福的秘訣供您參考:避開那些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和付出信任的人,然後擁抱那些值得我們付出的人。幸福的秘訣在於「選擇性注意」將時間和心力多花在:可以帶來長期滿足、心理上共同成長的社群。人生苦短,所以要遠離愚蠢與不善良之人。因為心理特質有群聚效應 (亦即不善良的人往往同時擁有許多負面的心理特質),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心智層次相當的人才會相互來往,共同組成優質社群)書評按此

4.固定的地點或聚會

提供安全庇護,讓我們能卸下防衛,並督促我們發展潛力和內在智慧。每週聚會的本社群,以協助成員發展最高層次的 Eudaimonia 為教學目標。因為 Eudaimonia(蓬勃煥發)是衡量心理生活品質、個人潛能的蓬勃發展、生命熱情或自我實現。換言之,只有能將個人潛能開發出來的自我實現,才能達到所謂「真實的快樂」參見尼各馬科倫理學》快樂 3 層次《論友誼

本社群為「愛書者」所組成的「閱讀同好社群」(僅限「紙本書」,不含臉書或「電子書」)
因此,排斥「書籍」或「無閱讀習慣者」,請勿瀏覽本站!建議參加其他性質較輕鬆的團體
如社大,參見本站《許世穎 Dewey 退出社大沉痛聲明》不慎瀏覽或加入者,務請速退出!
以免造成彼此困擾。「道不同,不相為謀。」古有明訓。不敬之處,尚請海涵。
....................................................

雖然過去許多大腦科學家宣稱心只是大腦的活動,現在我們卻能從另一個觀點檢視,便知道「心」確實可以用來改變大腦,而方法很簡單,只要我們知道如何使注意力專一,以及如何刻意藉著神經回路來引導能量和訊息流動,就能直接改變大腦活動和結構。然而,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知道如何一步步運用覺知 awareness 來增進幸福 (許世穎:當然要運用科學心理學)

人際關係的好壞並非生命中的偶然,事實上它和內心運作及大腦的健康休戚與共。社交關係會形塑神經連結,然後形成大腦結構,這意謂著我們的溝通品質會改變對應的大腦回路,特別是幫助我們保持生命的平衡。科學更進一步確認,若我們在生命中修習慈悲心與「正念覺知」(後者即放下評斷,並全心專注於當下)便能駕馭大腦的社交回路,甚至足以轉化與自己的關係

本書還獲得《第七感》作者丹尼爾.席格寫序推薦。關於大腦與神經心理學研究可參考本站
《大腦演化人》神經心理學,至於與東方智慧之結合則可參考拙著《象與騎象人》書評
另推薦本站《快樂幸福心理學》6 策略」。謝謝!


本文作者有幸與善友為伍 ~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 ...

幸福人生 の 祕訣:慎選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