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8

本書院嚴格挑選參與者,不是有錢就能上

本書院不像補習班一班三、四百人根本無法提供「個別化回饋」的大班單向灌輸,且位在台北車站正對面「全國地王」地段(比隔壁新光三越更接近台北車站)故價格比每堂約一千多元的補習班稍貴(目前為 1880 元優惠價,未來會調高以反映成本)補習班不可能提供類似優質的個別化服務,因為根本不敷成本。而讀書會則流於鬆散而無效率。
故在 13 年前成立:許世穎「五鐵秋葉原」書院。更別說授課者是「全國唯一」擁有學校教育資歷及補教輔考專業者。本課程進行方式只有企業教育訓練中,每小時要價 9800 元的「個人教練式訓練」可堪比擬(參見後文)因此,上到算賺到!故嚴格挑選參與者,不是有錢就能上,而是只收有智慧、有強烈上榜意願的高企圖心菁英,缺乏成就動機的魯蛇勿來亂!

2016-02-27

228 連假談口試(試教)大忌《特定的宗教、政治立場》教育基本法

228 連假,談口試(試教)大忌《特定的宗教、政治立場》許老師的叮嚀:猜猜看要跟別人吵架,講什麼話題最快?答案是:宗教、政治。以筆者擔任評委多年觀察經驗。會觸犯大忌的,前者(宗教)率多女生,後者(政治)則為男生居多。因此平常練習時就要注意,否則此種深層的東西,上台一緊張,不小心就會表現出來。這些由來已久的立場,表現出來時,有時連考生本人自己也不知道,但與你立場相左的評委,聽了會卻很敏感而不舒服
.
要知道教評委員也是人,各自有其特定的宗教、政治。就算你和他立場一樣,基於教育中立的專業原則,也不會替你加分(教育基本法明訂不得為特定宗教或政治立場服務)但若與評委的立場相左,要不被檢分也難(發生在潛意識層面,參見《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這本道德心理學新書)世穎當年考教甄時,就曾提到自己曾參與「野百合學運」,還自以為會加分。希望大家能有前車之鑑,不要犯下像我一樣的錯誤。相信本社團成員今年都能展現亮麗成績,一圓教師夢!

2016-02-26

死背書小心落榜!教檢/教師甄試 2016 起:情境實務題決勝負!

做好一件事除了才能與技術, 還需有耐性等候的氣度。~ 尼采
.....
死背書小心落榜!教檢/教師甄試 2016 最新命題趨勢《情境實務題決勝負!》獨家考情分析:教檢要靠情境實務題決勝負(其實情境實務題也是教甄趨勢,不論初試、複試。死背書小心落榜!)教育部表示,教檢是要檢視師培生有無實際教學、帶班的能力,要能將所學理論應用到各種教學現場,因此逐年提高情境實務題比率。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3月6日登場,有8千多人上場應戰。教育部師藝司長張明文昨提醒,以往教檢偏重理論,但為免師培生上課、帶班無法應用所學,去年起已新增情境實務題,占4成5,還將逐年提高到占2/3,只會死背書的考生小心落榜。
.
教育部統計,過去教檢通過率都約6成,但去年降到52.99%,史上最低,有4千多人落榜,連後續參加教師甄選的機會都沒了。主因就是過去教檢偏重考記憶題,去年起增加實務情境題比率,死背理論不見得能派上用場。張明文指出,教檢是要檢視師培生有無實際教學、帶班的能力,要能將所學理論應用到教學現場,尤其要能解決班上學生的各種疑難雜症,因此逐年提高情境實務題比率。
.
以去年小學教檢「兒童發展與輔導」為例,問答題第4題考「5年級的小凱平時喜歡流連網咖,已經連續3天沒到校上課,老師與其家人連絡,父母總是說:『他就不去學校,我們不知道他去哪裡,我們也沒辦法』,甚至覺得不上學其實也無所謂,並沒有積極協助小凱正常到校。」該題占10分,問考生為確保小凱能穩定上學,學校應尋求哪些校外合作與協助、小凱復學後又有哪些後續的輔導計畫。這就是老師常會遇到、典型的情境題。
.
師藝司指出,今年教檢共8690人報名,比去年增275人,考生明天上午10時起至3月6日止,可上教檢網站選擇「准考證列印」,輸入身分證統一編號及密碼後,即可以A4紙張列印准考證。師藝司還說,教檢須具備「應試科目總成績平均滿60分」、「應試科目不得有2科成績均未滿50分」及「應試科目不得有1科成績為零分」等3項條件才算通過,發給教師證。之後還要參加各校自辦或各縣市、教育部聯合舉辦的教師甄選,才有機會當老師。教育部統計,近年來全國教師甄選平均錄取率都只約1成1上下,還有人連考39次都落榜。(摘自聯合新聞網)
.........
孔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與朋友交往時,不要輕易答應對方事情,而是要考慮這件事自己是不是做得到?千萬不要答應朋友你做不到的事情。(轉貼)
.
人與人難得結緣,也別忘惜緣。一般人交朋友,通常是分開後才開始思念。想到以前有個什麼樣的朋友,可是當時沒有好好珍惜,如今再想見面,卻已不容易。
.....
身為師專升格為大學:台北市立師院(民國 76 年)首屆「國父思想研究社」社長,似有必要對相關議題稍抒拙見:事實上,孫文直到去世前都不知道自己會被稱為「國父」。至於讓位大總統之事乃不得已也,因為打不過袁世凱。
.
此外,其私生活亦甚不檢點,老是看上同志的女兒。至於對建國有沒有貢獻,當然有!只是沒有想像那麼大!最後孫文其實是美國人,所以才能周遊各國。該是打破偶像的時候了!尤其,我的臉書很多是以前被我誤的學生在看。從民國79年在北市社子國小任教起(許世穎)
.....
如果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你很喜歡在他面前的那個自己。你可以很舒服,很開心,也可以很放肆,很任意,然後你知道,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就足以激盪出一個很大很寬廣的世界,彼此都沒有勉強,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轉貼)
.
你不需要討好他而妥協自己的夢,他也不需要取悅你而活在顧慮之中,你們並不是每次都會同意對方的看法,但是你知道總會有商量討論的空間,你可以前進也可以退讓,相互磨合著,也相互學習著,這讓兩個人一直有進步,也有所成長。
.
你體驗到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都越來越有力量,就像樹木伸向天際舒展枝芽,充滿朝氣,迎著晨曦也迎著朝陽,共同面對突如其來的狂風與暴雨,當然也擁抱著溫柔神秘的月亮與星光。你知道,你們一直是自由的,只是選擇一起去體驗生命中可能會有的不自由。無論如何,都可以回到各自的內在權威與策略,聆聽自己的心,也願意去瞭解對方的心。若是如此,那他必定是那個對的人,請好好珍惜。

2016-02-22

請問院長輔考 23 年的經驗,可看出哪一種人考得上嗎?

教師群:請問院長輔考 23 年的經驗,可看出哪一種人考得上嗎?
許世穎:能順利考取的,無不擁有一棵謙虛的心,和競競業業的學習精神。其實這類人即便不考試,做其他的事也會成功。反之,自以為是、趾高氣揚、來上課有一搭沒一搭、缺乏穩定持續力的人,不論考試或做其他事都會失敗。遇到這種人,我多半快閃!很遺憾,這類人佔大多數,所以,成功總是屬於極少數的人
世穎從小到大各種考試都是一次上榜(含:教甄)但我都是準備很久,而且是心無旁騖地全心準備!(當年考教甄前,恰好被前女友分手。)

2016-02-21

考教甄要趁年輕!年紀與考取教甄比例成反比

考教甄要趁年輕!年紀與考取教甄比例成反比

考教甄要趁年輕。世穎在大學任教的師專同學曾做過研究,統計結果顯示:年紀與考取教甄比例成反比。要知道以擔任:口試、試教的主任、校長、老師的評委們而言,大都和筆者一樣在師專畢業才 20 歲就已經在國小教書了!當他們看到考生和自己年紀差不多時的感想究竟是如何?你要想一想
其次,年紀越大,雜事越多!不要跟我說年輕的你很忙,等再過幾年你才知道什麼叫做沒時間,更普遍的情況是沒心情(表現在外則是沒活力)在補習班一班3、4 百人的學生中,總會遇到一些中年人,由於社會經驗較多,不會像剛畢業沒幾年的一樣害羞不敢和我講話。一聊之後往往可以歸納出他們的共同模式是:
剛取得教師資格時考了幾年,之後結婚生子,每隔幾年又考個一兩年。不知不覺已到中年(取得教師資格後,時光會過的很快。宛如男生退伍後)遇到我時往往下定決心,所以又重回補習班,但不久之後又會再回到每隔幾年,就要振作一下的模式(其實只是再去補習班繳個幾萬塊)這種中年考生我看太多了!也不忍苛責。畢竟,生活是很艱辛的...

教師甄試考古題曾考過存在主義之父是誰?

意識的程度每增加一分,絕望的強度也以同樣的比例增加。~ 越有意識,就越絕望。齊克果(存在主義之父)
教甄考古題曾考過存在主義之父是誰?很多考生選最有名的沙特。錯!「存在主義」這個名詞是沙特正式提出來的沒錯,但「存在主義之父」的確是齊克果。
~ 初等教育所「史哲組」畢業的許世穎(台北市立師院,民國 84 年畢業)

米蘭‧昆德拉:面對生命潰敗能做的就是理解

面對生命那無可挽回的潰敗,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是在講什麼?

學生問:請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是在講什麼?
許世穎:減重。作者米蘭‧昆德拉在書中自陳多次減重失敗的經驗

米蘭•昆德拉: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

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米蘭•昆德拉

心理醫師:只有精神科醫生可以如此自稱

有個剛加我的人氣正妹,問我如何成為「心理醫師」,結果被我封鎖了!
你乾脆問我如何嫁入豪門比較快!連問題都問錯(她應該是要問心理師)也不自己稍微爬文ㄧ下。只有念過醫學系的精神科醫生,可以自稱心理醫師好嗎!

院長會不會對學生太殘忍?

教師群:院長為何您都那麼兇?這樣會不會對學生太殘忍?輔導老師不是應該都要很溫柔嗎?
許世穎:這很重要嗎?考上才重要!溫柔到害他不自知、而年覆一年地落榜,到頭來沒自信、自我否定...才是最殘忍的!有沒有聽過「嚴師出高徒」?

2016-02-18

教甄口試 5 大要點》外貌重要嗎?

教甄口試 5 大要點》外貌重要嗎?

對於認為教甄難考,而猶豫於是否要放棄的同學們,世穎想說的是:「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真正努力的人並不多。」
......
讓那些真正對你好的人,永遠不會從你生命中消失。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都要好好經營。(參見《與幸福有約》史蒂芬.柯維)
.........
外貌重要嗎?太"幼齒",不被信任《教甄口試 5 大要點》曾經擔任多屆教評委員的世穎,認為本文極具參考性。(以下摘自xin257的部落格)以下是我這次擔任口試委員的心得,給想參加教師甄試的考生一個參考!
一、穿著:我承認我是外貌協會忠實會員,但我打從心裡認為你做什麼,就應該像什麼! 老師就要有老師的樣~專業、俐落、穩重,但年輕教師也應表現自身的活力! 你問我穿著會影響分數嗎? 我不敢說,因為評分表只需記載總分,並沒有細項的評分項目,但每個委員心中多少都會給點印象分數,如果穿得體面能讓你得到委員們的好印象,何樂而不為呢?針對今天看到幾個考生的不大妥當的穿著提出建議:
(1)不要穿牛仔褲和棉T:太像實習老師或大學生,感覺太"幼齒",不被信任、不夠穩重!
(2)不用穿套裝:套裝看起來又太老氣、太死板,沒有年輕人的活力!
(3)不要太花俏:有個考生上半身穿著鮮黃格子襯衫,下半身穿有大紅花的黑裙,還有厚底金色高跟鞋,挖勒~~~這是誰幫你搭配的衣服啊?
(4)舉兩個很ok的例子:簡單的米黃洋裝搭白色小外套(洋裝大概是無袖的,所以他加外套看起來比較端莊,雖然熱,但還是忍耐一下吧!)、素面襯衫搭配亮眼的裙子(不是OL那種很制式的襯衫,而是略帶可愛的白襯衫,加上藍灰底襯白花的及膝裙,活潑中不失穩重),都給人很好的印象!
(5)髮型:乾淨整齊勿凌亂,不要好像剛睡醒,隨便夾兩支夾子就跑來考試,簡單的馬尾或公主頭就很俐落,如果髮質蓬鬆的人建議用點髮膠,才不會看起來沒精神!不用梳包頭,看起來真的很老氣!如果有瀏海,一定要整理好,才不會一邊回答一邊抓頭髮,自己心慌,委員也覺得礙眼。
二、儀態:
即使內心有萬分緊張,外表也不可顯露出來,可以想像自己"早就是"真正的老師,正在對學生演講,從待在準備室時就要不斷給自己信心,進入考場一定要有自信,抬頭挺胸,肩膀放鬆,眼神堅定輪流盯視"每位"委員,千萬不可眼神飄忽,拼命低頭或翻白眼看天花板,很嚇人!
作答時可有輔助的手勢或動作,但別太誇張,可以參考新聞主播的動作來做練習。有位考生習慣性的一直點頭,有一個一直摸頭髮,還有一個手勢很大,感覺太做作!動作自然即可。
三、語氣:
應該不疾不徐,可以請家人朋友幫你觀察,或以錄音的方式聆聽自己的口條是否恰當。今天有遇到講話超慢的考生,真的讓人很想睡覺,沒辦法很注意他在說什麼;也有因為緊張而說話很快又結巴的考生,說實在的,我不知道他在唸個什麼勁!
音量要夠大,語氣要紓緩,用詞要俐落成熟(有名考生說話結尾都會加上"喔~~" "唷~~" ,感覺把委員當成小朋友)。
特別注意斷句和連接辭的問題,很多人因為太緊張,一直"然後~~"、"而且~~"、"ㄜ~~",一句接著一句批哩啪啦都不用換氣,而通常會這樣子都是緊張到不知所云的人,連續10分鐘不停歇的廢話真是一種疲勞轟炸,分數怎會高呢?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了,那就停下來吧!一直廢話不會拉高你的分數。還有,講話一定要斷句,說的清楚比說的多還重要!
四、答題內容:
這是評分的重點,以前我當考生的時候也會不知所措,但這次當過委員之後,如果我再來考一次,一定不會這麼慌張! (開玩笑的,我才不要再考一次,太恐怖!)
(1)看清楚題目,回答重點:很多考生都沒有看清楚題目的意思就開始回答,題目要問"流程",是指實際的處理方式,你卻一直在理論方面打轉,這不是答非所問嗎?分數當然不高!還有一題是"請把委員當成學生家長,跟他們解釋何謂十二年就學安置計畫",考生未把委員當成家長,立場不對就開始答題,需多加留意。
不過我發現有的題意明明很簡單,但寫在題目紙上卻充滿文字陷阱,這就跟出題者的素養有關了,切記,當你不確定題目的意思時,請詢問委員你該回答哪一方面的重點,畢竟我也不想聽你口沫橫飛,卻文不對題。
(2)以實務印證理論:幾乎所有的題目你都可以把它跟你的實際教學經驗做結合,這樣的答題方法會讓人印象深刻,因為我們要招考的是有教學能力的老師,不是只會背理論的書呆子。
比如問你"面對國中生早熟的男女關係,如何進行兩性教育",不要只在"兩性教育" 的字面做解釋,直接告訴我你曾經發生過什麼狀況?你怎麼處理? 或是你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融入兩性議題? 有位考生答"講講音樂家的愛情故事,請學生討論面對這種情況他們會怎麼解決",這就是很實際的教學方法。
再舉一例,"面對被扭曲的人權價值觀,如何在校園進行人權教育",有個考生直接舉例手機的使用,在適當的時機使用,可以連絡緊急狀況,但在不適當的時機使用(上課中),卻會影響別的同學的受教權!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不要在字面空打轉。切記,委員要知道的是你怎麼敎,不是說文解字!
(3)將答案帶到自己的專業:當你是音樂專業時,不論回答人權、兩性、資訊等問題,都想辦法儘量牽扯到音樂方面(當然不要凹太硬),或在回答中透漏自己的經驗(例如有考生提到自己曾參加過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引導口試委員往此方向再度提問(所以我們問他國內外音樂教育最大的不同),找自己的長處發揮,會掌握更多的分數!
(4)調理清晰:首先將題目簡單重述,加深委員的印象,也可以為自己爭取一點點思考的時間。其實10分鐘真的很久,回答兩題綽綽有餘,所以不用很急的回答,想清楚在作答。如果可以分點論述當然最好,萬一沒辦法一下想到這麼多(看完題目馬上就開始考試,時間很緊迫),至少一邊說,一邊思考下一句要說啥,不要說來說去連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沒有重點,沒有調理,當然沒有分數。
五、了解委員出題心態:
(1)考你夠不夠專業:問你音樂劇與歌劇的異同、或是何謂發展性學習障礙......這種你在本科當中就應該學習到的知識。
(2)對時事有沒有關心:例如今天特教組一直詢問考生何謂 "十二年就學安置",這是最近新的政令,委員想知道你有沒有關心時事。
(3)有沒有實務的經驗: "如何將學生從資源班轉介到普通班",或是"帶合唱團該有什麼前置作業"等等,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正式老師,一定要找機會吸取各類經驗!
(4)這可能是委員實際上遇到的教學問題:將心比心,把委員當作是自己同事在討論問題,他可能是自己無法解決,想聽聽年輕老師的意見,如果你以這樣的角度去回答,會覺得比較輕鬆,也比較易答,而不會覺得委員在為難你。(以上摘自xin257的部落格)
..........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一書指出,有兩條大異其趣的人生之路,可以塑造我們自身截然不同的個性和行為:
.
一條看起來比較炫麗而光彩奪目,會讓每一雙迷濛的眼睛不由得注意到它。這是一條由犧牲個人自在與悠閒,所鋪成的名氣、財富、美貌、權力地位之路。
.
另一條則是踏實、平穩而低調的智慧和美德之路,但只有「最專心而謹慎」的觀察者懂得欣賞,也是最少人能親身努力實踐的真正幸福之路。
.........
在這個曖昧氾濫的年代裡,有時候一個人,何嘗不是一件好事(轉貼)
.
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時候,遇上了一個合適的人,就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
一百位小說家,就會有一百種小說寫法。~ 摘自《身為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
.一千位老師,就會有一千種專業教法。~ 摘自《身為教師甄試達人》許世穎

2016-02-17

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兩條人生之路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一書指出,有兩條大異其趣的人生之路,可以塑造我們自身截然不同的個性和行為:一條看起來比較炫麗而光彩奪目,會讓每一雙迷濛的眼睛不由得注意到它。這是一條由犧牲個人自在與悠閒,所鋪成的名氣、財富、美貌、權力地位之路。
另一條則是踏實、平穩而低調的智慧和美德之路,但只有「最專心而謹慎」的觀察者懂得欣賞,也是最少人能親身努力實踐的真正幸福之路。

黑天鵝語錄》塔雷伯

在傻瓜看來是「浪費時間」的事,往往才是最值得投資的。~ 摘自《黑天鵝語錄》塔雷伯

總裁獅子心》嚴長壽

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多的努力,有最壞的打算。.~ 摘自《總裁獅子心》嚴長壽

2016-02-17

道德情操論》專任輔導教師怎麼考?情境實務演練解法

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一個人的快樂泉源

有什麼事能讓ㄧ個健康、沒有負債,且問心無愧的人,感到更加快樂?
一個人快樂的泉源是:「受值得的人喜愛」還有「成為值得被愛的人」
金錢和名氣不會讓人感到快樂(摘自《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資本主義之父)

專任輔導教師怎麼考?情境實務演練解法

專任輔導教師怎麼考?情境實務演練解法(本文經刁蠻老師同意轉貼情境題大概就長這樣子~~~這是今天我去考代理的抽題,現場抽,準備時間看運氣,立即上場!
我的解法:評估後決定以第一次班級輔導為時間點設定,創傷等重大危機第一時間的處理為減壓及衛教,場構的部分:自我介紹、保密、隱私與例外,我自己還加上了提醒:真的有情況可以在哪裡找到老師,以及作出在保證>>老師都在,給予高度支持。
破題:在真實的悲傷輔導裡一樣,不使用模擬兩可或曖昧的話語與個案互動,兒童青少年也一樣,所以我說:老師今天到班上想陪大家聊聊天,談一談,有沒有同學可以說說看老師為什麼會進到班上?
假設:有孩子會回答以及大部分的孩子會看著過世孩子的座位,國小高年級,我假定孩子會這樣回答"小英....走了"
聚焦,我的回應:是,前天小英發生車禍死亡了!
假設:孩子們開始有情緒反應,班級氣氛低落、甚至有孩子哭泣
同理:老師知道大家都很難過,這是正常的
運用藝術治療的模式,所以發下圖畫紙與蠟筆
開始運用技巧引導並給予衛教,大多使用在保證與同理,主要目的為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建立關係
讓孩子在教室的範圍裏選擇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心、安全的位置
再次同理與正常化
等待:老師看見有些同學用外套將自己的頭蓋住,沒關係,老師跟大家會等這些同學,我們慢慢來,等你準備好了可以揮揮手讓老師知道。
安全:在這個過程裡如果你真的不想聽見或討論小英死亡的事情,你可以站起來走到教室外的走廊,沒關係,這是正常的,你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感到安心的位置。
在保證及確認班級孩子的狀態
再次提醒尊重他人隱私,不隨意翻看他人的作品與給予評論,再次給予正常化與確認
運用表達性藝術治療的部分開始進行互動
結尾:整個演示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九分鐘響鈴,所以我只進行了一個問答的互動,也就是說無法深入,結尾我運用的再保證,同理、正常化,並提醒有問題可以隨時反應,到輔導室找老師。
中間過程因是國小學童,所以我沒有用一個月、三個月或六個月的判斷點,我回歸生活化,以期中考幫孩子聚焦與找到更明白的時間點可以做自我追蹤及觀察,還有同儕互相幫忙觀察的部分。
過程中針對急性創商反應有可能出現的狀態不斷進行正常化與在保證。
再告知保密例外的時候,我有針對為什麼要告訴家長及導師或其他相關人的意義作解說,一般來說孩子會很擔心被懲罰,或是以為自己做錯事情,我做了正常化與在保證還有正向引導,同時很重要的是,我有做出在告知他人之前,我一定會跟孩子先談過的承諾,目的是希望孩子感到安全與安心。
以上,大概是今天的狀況,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考完碩班後很久沒有這樣被操了XDD~~~碩班的比較恐怖,我永遠忘不了進去解題後被問到抖到跟評審老師說:老師,對不起我真的很緊張!然後一直深呼吸,最後出來的時候我也忘了自己怎回答的!總之有機會練實務真的很重要!
雖然是對空氣做實務演練,但因為代理代課過,所以我面前有著一整班的孩子~~~
其他兩位是今年碩班剛畢業待過學諮,準備考心理師證照的小妹妹~~~坦白說我一度覺得有得拚
心裡暗黑OS,什麼!學諮的人一個月大約12案左右~~~~靠!比起一堆機構~~~我真的要說~~~~好太多了!!!是三級沒錯!但~~~比起急性精神疾病、人格疾患、成人、自傷自殺等等錯綜複雜的..........學諮的到底在跳什麼?

2016-02-15

教甄 2016 命題焦點《台南大地震 / 系列考情分析 EPA 教育優先區》

教甄 2016 命題焦點《台南大地震 / 系列考情分析 EPA 教育優先區》許老師的叮嚀:教育優先區計畫 EPA 首先將地震震源區、低收入戶、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例偏高之學校..列入,勢必成為 2016 命題焦點。1995年起開始積極執行「教育優先區」時,世穎忝列為吾師「吳清山教授研究團隊」之一員,並出版《國民教育研究》一書,由教育資料館(教育研究院)出版。(以下部分內容摘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吾師:吳清山、林天祐。教育名詞──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料與研究》第5期)
教育優先區(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簡稱EPA),指被政府列為物質或經濟極為貧乏或不利,須優先予以改善,以利教育機會均等實現的地區。教育優先區一詞首度出現於1967年的英國卜勞頓報告書(The Plowden Report)中。該報告書引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Manchaster University)威斯曼(Stephen Wiseman)教授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影響兒童學業成就之最主要因素為家庭環境,而且兒童年級愈低,則受環境因素影響愈大。因此該報告書建議英國政府:為避免物質或經濟貧乏、不利地區兒童在起跑線上立於劣勢,危害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應積極介入改善這些地區學校之校舍與社區環境。
目前有許多國家有類似的政策與措施實施,雖名稱不一,但基本精神相仿。中華民國(台灣)政府為落實均衡城鄉教育發展,縮短地區性教育差距,自1995年起開始積極執行「教育優先區」工作,首先將地層下陷地區、地震震源區,山地離島區特別建造學校,至2007年仍在持續推動,惟補助對象已擴大,包括:
原住民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寄)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之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國中生學習弱勢學生比率偏高之學校。
中途輟學率偏高之學校。
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之學校。
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例偏高之學校。
相關國際教育政策:美國/補償教育(Compensatory Education)以上部分內容摘自維基百科
.........
教育優先區EPA相關文章(摘自:吾師柯平順教授/特殊教育權威)大學入學將把「英聽」列入成績計算,這是擺明要讓偏鄉的孩子沒進入大學的機會。請問他們練習英聽的機會在哪裡?教育單位沒有做好全面資源的均衡與教育水準的提升,就貿然地要做此決策執行,是否就是宣布偏鄉子弟教育機會的絕望?
為什麼都是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長官?看來得不到政府的關懷,只能先祈求有熱誠的企業界伸援手,救救這些偏鄉的孩子,不要因為生長的地方就糟蹋老天爺付予他們的能力,這些孩子都是社會資本,千萬不要因為政府的無能,讓他們將來成為社會的負擔。
......
張教授:現階段高中學校推甄(繁星)比例還是偏低,公立大學弱勢比例應該採取上限,就是8%以上的入學比例,現階段上高教不是問題,重點在公私立的差異。另外補救教學到國中階段以上幾乎沒救了,國小三年級就應該採取一對一或一對二家教補救方式,現階段一對多的方式其實效果不大,各校多以應付方式參與。最後,弱勢孩童的教育問題是在家庭經濟的弱勢,家庭因素癥結不改變,教育是改變不了的。
...........
嚴長壽:如果你還很年輕,卻滿足於擁有一份平穩、平淡的工作、不想承擔太多挑戰,不想學習新東西,你希望工作是工作,休閒是休閒,週末擁有充分的玩樂時間,卻不想學習新事物;你希望簡單的日子安穩過下去就好了,但當你選擇停在原處,其他人卻拚命向前,你的競爭力就相對下降了。也許不必十年,只要三、 五年,你原先所滿足的平穩生活,很可能再也無法支撐,甚至可能消失..~.摘自《你就是改變的起點》嚴長壽
..........
洪蘭: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永遠沒有辦法填補道德的空白。我們從小一再為課業而犧牲人格成長的機會,但事實上是,我們應該更及早了解到勝敗是兵家常事,不足掛齒,不值為此而否定自己,賠上一生。~ 摘自: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洪蘭)
.........
我們在感情中,因為包容,
所以我們有時會慢慢失去自己的真,
在感情中最可怕的不是誰劈腿了、誰離開了、誰不愛了,
而是你忘了自己是誰。
也許閱讀一本好書、獨立生活幾天、和可信任的師友對話
你會發現自己真實的樣貌,原來長這個樣子。
愛,不是牽制著對方兩人在原地停留,
而是能牽著彼此走向更遠的未來。(轉貼)
........
許世穎「五鐵秋葉原」書院

2016-02-14

教甄輔考 23 年的總結是~上榜關鍵就在能否掌握最新考情!

猶記得有一年下課時,不知何故,補習班班主任突然找我吃宵夜,還慎重其事地找了幾個主管作陪,我被請上賓士車後,就往五星級的港式飲茶出發,在餐廳包廂大快朵颐,班主任在多次敬酒後,才搭配生意人的笑臉說道(本文為曾獲大專徵文比賽第三名、80年代文青之文學創作。如有雷同實屬巧合。PS:當年第一名為張曼娟女士):
「因為許大師您的講義太多,而且每週補充最新資料,如此一來,不僅讓造成了講義組及印刷廠的困擾,而且不是您任教的其他班級的學生也會抗議,還會要求印給他們。但一班都三、四百人,這使得補習班營運成本提高不少....許教授平常加課補習班也都沒意見,更別說鐘點費是教育類最高的(OS:其實師大心輔主任樊雪春最高,但補習班以她每週只上一堂為由..笑話!這樣是說我上太多了嗎?)所以希望教授能通融以下兩點:1.講義減量。2.每年簽約時,即交出當年所有預定講義,以便大量製作,降低成本。補習班會另外加上簽約金感謝配合。」
但我回答:「因考情需要,所以講義無法減量,且需配合每月每週最新考情變化,所以也無法提早給。至於簽約,我乃公立學校兼任行政的專任教師,故不方便,更別說簽約金了!最後,我強調,榜單就是最好的宣傳,可省下大筆行銷費用(廣告費、業務獎金..)希望班主任能尊重教學專業,弟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參見周星馳電影。」總之,世穎輔考教甄 23 年的總結是~上榜關鍵就在能否掌握最新考情。因為基本的部分,大家都念得差不多(光這部分是考不上的)而這部分,卻也是也是補習班的萬年講義,最難追的最新考情!

首次出席只需準備 5 分鐘「自我介紹」及上課用書《諮商與心理治療》雙葉

因本書院所提供之課程,不同於「短期昂貴」之補習班,乃長期、無固定堂數之課程。故首次出席只需準備 5 分鐘「自我介紹」及上課用書《諮商與心理治療》雙葉(可預購,出席時取書)。後續在視個人需要,上台分享準備考試之心得、口試及試教之模擬,並由師生們給予回饋,俾便從根本上長期累積教育專業之職能。求速成者勿來。依往年經歷,考前幾個月必定額滿,屆時請自行參加補習班所開之「短期昂貴」速成課程。

樊雪春(師大心輔中心主任)戴假髮違法教補習班

球員兼裁判公平嗎?有些教甄、研究所考題很冷僻,好像為了掩護特定考生。例如:這種考題只有某某人的學生有可能會,這些內幕「非師範教育體系」的、本質上是生意人的補習班不會知道(知道了也不敢承認,因為顯得對考情不夠有把握)當然,官方更不可能承認。例如:師大心輔系教授「戴假髮違法教補習班」事件,師大官方回應蘋果日報及各大電視台的說法是:樊雪春沒有負責出題(真的嗎?有沒有出題只有師大自己知道吧!)、樊雪春說她只去補習班帶兩次課(可笑!學心輔的人竟然公然說謊!在此公開具名,歡迎師大及樊雪春來告我)
許世穎(許瀚/杜威)於民 83 年起任教「教甄公職研究所」補習班 23 年,當時亦為全國第一次開「教甄/研究所」課程。後來因為「教育綜合測驗」大爆滿!便將輔導原理一科交棒出去,曾任師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主任的樊雪春便是後續接手授課者。師大長官們敢寫切結書保証:樊雪春在補習班任教這15 年以上,都沒有出過教甄、研究所考題嗎?況且誰出題的,根本是保密的,她到底有沒有出題,只有你們師大官方自己知道,外界也無從查証。
就算樊雪春沒有實際出題,像她這種內部人士消息也比我們靈通。這樣對平日兢兢業業研究考題的專業補教老師,著實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對辛苦準備的考生極不公平。尤其是沒花大錢,指明上她在補習班開的「超高價考前猜題班」的考生,更不用說那些根本沒錢補習,只能靠自己的人了!
.一位兩人共同的大學教師朋友來當和事佬(跟樊雪春比較熟,孤辟的許世穎是存在取向的,和擅長溝通技術的樊不同掛)問我是否非得要把弄到被師大開除...貧苦公費師範出身的我,只希望辛苦準備的考生能得到公平對待,如同當年也沒錢補習辛苦考上師專的我。基於都是公費師範出身,也曾同在台北師院及補習班共事十幾年的情誼。在此公開呼籲樊雪春:要嘛像我一樣辭去公立學校專任;要嘛好好專心在師大做好教學研究的本業。不要什麼錢都要賺!

班級經營:級任導師VS輔導老師《台南大地震》教甄考情分析

班級經營:級任導師VS輔導老師《台南大地震》教甄考情分析:「熟悉」是變故時支撐我們的力量。當家人可以團聚,心就安了,就有勇氣面對挑戰,熟悉的親友、師長不需要我們費力說明,就知道我們為此變故失去什麼,多承擔什麼,需要什麼,所以在危機處理時要盡可能讓家人重聚彼此照顧。當主要照顧者需要有自己的時間空間處理事務或照顧自己時,要盡可能找熟悉的親友來照顧年幼的孩子;或像屏東羌園國小在八八水災的作法,老師讓在學的孩子留校到晚上七點,家長就可以放心整理家園,因為學校與老師都是這些孩子與家長熟悉的,孩子得到照顧,父母就安心了,爲了孩子鼓起勇氣面對挑戰。
同理,變故後陌生的輔導人員在學校單獨入班進行班級輔導,成效不會太好。學生熟悉的導師或任課老師是不可或缺的要角,輔導人員需要與導師共同合作一起進行班級輔導。輔導人員需先照顧導師的壓力,再和導師溝通班級輔導的過程與分工,請導師注意學生在班輔過程的反應。只有導師才有辦法解讀那些反應的意義,例如哭的很傷心的那個學生是亡者的好友或是死對頭?導師才有辦法在生活中照顧學生,而不是輔導人員。
最後我很想告訴大家的是,在危機中或後,我們需要每一個人,特別是身邊的人,專業助人者例如心理師...等輔導人員可以是我們的資源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那個。以上摘自Ruby Tainan
..........
我們的社會,大多數的人喜歡做教導者,高談闊論自己的見解與直接給予他人評斷與意見,或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強行灌輸在他人身上,要他人仿效,我們誤以為這是菁英與優越份子的表現,卻不知間接的否定他人的生命體驗,與漠視他人的感受想法。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這本書裡,我最想傳達的概念是:
陪伴,必須能從他人的獨特生命經驗中,「看見」與「聽懂」這一個人的存在姿態,以他為主體,靜靜聆聽與理解生命所經歷過的思想與感覺,以及生命如何活著,並且活到如今的過程。而陪伴者也需要是一個有完整個體的人,在聆聽與理解之下,感受到我和你之間真實的互動過程,體會到「我們」的同在一起,藉著連結與共鳴,創造真實的陪伴。
我心裡有個盼望,希望這本書的存在,可以陪伴人找回與人靠近,與生命貼近的途徑,不再讓心困住,也不再以遠離他人、自我分離的方式,粗暴的對待彼此,傷害自己。希望我們可以讓陪伴,重拾現代人喪失的許多親近關係,也讓我們的心因此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關愛的流動與溫暖,一點一滴的從內在體會到生命的滿足與幸福。摘自《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蘇絢慧
........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永遠沒有辦法填補道德的空白。
我們從小一再為課業而犧牲人格成長的機會,但事實上是,我們應該更及早了解到勝敗是兵家常事,不足掛齒,不值為此而否定自己,賠上一生。~ 摘自: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洪蘭)
.........
摘自:黃聖智【業力引爆文】救災時刻,慈濟在維冠大樓附近舉行法會,又增添這次震災中的爭議。累積爭議已有:慈濟人跟救災民眾借耐熱袋要為宇宙大覺者遮雨、法會螢幕播放的是慈濟自家紀錄片、要求供食單位挪動空間給慈濟使用、堅持由慈濟人處理家屬部分事宜、慈濟旗下媒體宣傳已提多少物資的數據、慈濟粉專小編超高速刪除網友留言等等。‪#‎個人有幾點觀察‬,來解釋這類一再重演的慈濟爭議現象:
1. 災民當下「真正需要的」,與慈濟「認為災民需要的」,往往有落差。
2. 挾災民左右兩旁安慰,慈濟人會時吐所謂的上人法語,但上人法語充斥不少黨國遺毒之下而生的舊觀念,不僅不適用當代,也顯得造神行銷。災民若非佛教徒,難有好感。
3. 災民需要的是安靜、冷靜、思考,還是慈濟人的耳邊叨語?風向隨著年齡層越下降而越趨向前者。
4. 慈濟人幫忙過後,後續會引導災民參加慈濟宗教活動(例如昨晚的法會),若災民樂意,那倒還好;若過於強勢而使人產生反感,那僅這麼一次可能就會黑掉了。
5. 慈濟為了讓行善過程完整紀錄,同一戶災民,可能會連續接受大愛台新聞、大愛台節目、大愛電台、慈濟月刊、經典雜誌等慈濟子媒體接連訪問,作為慈濟救濟成功的案例之一。但包裝越多,形同越往行銷路線靠攏,與宗教本質背離。
6. 高雄氣爆當時,台積電投入賑災獲得佳評,而慈濟卻遭來批評。主因,是台積電不會有志工拿著攝影機進入災民家中全程紀錄過程,以「侵入式手段」進行賑災;次因,是台積電知道災民的迫切需要為何,而非提供一些宗教類物品。
7. 慈濟發放的物資皆印有慈濟LOGO,彷彿是要讓災民永遠不忘慈濟施予的恩情。相較之下,日本品牌「無印良品」不印LOGO的模式,顯得內斂而不張揚。可惜,慈濟至今仍未改變這樣的類行銷手法(縱使物資源頭是來自眾生善款)。
8. 雖然行善並非一定得默默,但也要看呈現手法的優劣之別。民間自發性團體在近幾年越來越快速動員且有組織,同時也非為了受益於特定個人或團體。例如這次震災由台南青年發起的「0206臺南救災志工招募」組織。
以上,報告完畢。
(圖片是丁鈞佑的,相關事件則來自蕭卉伶、吳丞閔、林誌諺、王天明
..........
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
沒有人喜歡聽你抱怨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痛;
世人多半寂寞 ,唯有一切看淡,心也就不累了。(轉貼)
..........
最好的放鬆方式
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
. ~ 宮崎駿
..........
許世穎「五鐵秋葉原」書院

2016-02-13

7/38/55定律》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

7/38/55定律》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7/38/55 定律/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相信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聽過這樣的說法吧:我們的溝通,有55%是來自於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有38%來自於語調(tone of voice),只有7%來自於說話的內容(actual word spoken)。但是,這一句人人能夠琅琅上口(?)的溝通黃金法則(?),真的是這樣子嗎?

事實上,55-38-7法則來自於兩篇研究的結合[1,2];這兩篇論文都是透過單一說出來的字眼(single spoken word,如dear、terrible),來探討溝通時的正負向情緒。前面那篇論文比較語意內容(semantic meaning)和聲調(tone of voice),結果發現後者的影響力比較大;後面那篇論文探討的是,臉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黑白照呈現)和語調(vocal tone,錄音帶呈現)的比較,發現他們的影響力分別為3:2。而Mehrabian 將這兩篇的研究結果結合起來,提出了55 : 38 : 7的溝通比例
Mehrabian在1971年所發表了《Silent Messages》一書,書中提到了,溝通包含了三個關鍵的要素:說話的內容(words)、語調(tone of voice)、非語言行為(non-verbal behaviors);一個溝通要有效,它的這三個要素必須要一致。只有當情境模糊(ambiguous)時,語調以及身體語言的影響力才會被突顯出來[3]。因此,就如Mehrabian所著《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一書(P.108)當中提到的 [4],55-38-7法則並非用在任何的溝通情境,而僅僅適用於「當一個人說話時的語調(tone)、手勢(gestures)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這一些非語言訊息(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說出來的內容(context)這一些語言訊息(verbal communication)不一致時」;在這樣的情況下,非語言訊息會造成的影響才被突顯出來。
由此可知,我們平時都以為,55-38-7法則可以用在任何的溝通情境下,其實是這個研究的誤用。Mehrabian特別在他的網站上,提出了這一項聲明:「所有的喜歡=7%的語言上的喜歡+38%聲調上的喜歡、55%臉部表情上的喜歡。請加註這一句話:這個關於語言訊息與非語言訊息的方程式,是來自於研究溝通時的感覺和態度(如喜歡-不喜歡)的實驗。除非是一個溝通者在講述關於他們的感受或是態度的情況下,否則這個方程式並不適用。這些想法也可以在Silent Messages這篇文章上的索引286和索引305上找到──這才是我研究結果的原貌。」(Mehrabian,2009)[5]
原文:“Total Liking = 7% Verbal Liking + 38% Vocal Liking + 55% Facial Liking. Please note that this and other equations regarding relative importanc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messages were derived from experiments dealing with communications of feelings and attitudes (i.e., like–dislike). Unless a communicator is talking about their feelings or attitudes, these equations are not applicable. Also see references 286 and 305 in Silent Messages – these are the original sources of my findings."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研究的成果缺乏外效度(External Validity),在應用到現實生活時,會有許多的限制。第一,它要受試者對於單一字眼做出判斷,這是非常人為操弄(artificial)的做法;第二,這個結果是兩篇研究的結合,而這是非常不適當的結合方式;第三,這個研究只能應用在正負向情緒的溝通上;第四,研究的受試者只有女性,而沒有男性;第五,有一些非語言溝通的要素,如身體姿勢(body posture),並未被納入實驗當中。
在那之後,有一些研究採取更符合實際生活的方式來做分析,其中一個在1970年代的研究,透過撥放錄影帶給受試者的方式,來分析溝通時的被動/主動態度 (submissive/dominant attitude);結果發現,所有種類的非語言訊息(尤其是身體姿勢),比語言內容的影響力高了4.3倍[6];在1992年的另一個研究,發現聽到用平平的音調(flat voice)所說的情緒字眼,比起看到沒有聲音的臉部表情影片,多出了4倍的影響力[7]。總結來說,是不同的研究方法,造就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以上摘自泛科學)
.........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Albert Mehrabian提出的 7/38/55法則:旁人對我們的觀感,只有 7% 取決於您真正的內容,另外語氣及手勢等輔助表達佔了38%,而有55%取決於您的外在形象 ─ 您看起來夠不夠分量,有沒有說服力。所以外表形象,肢體語言,遠遠比簡報或演講的內容重要。 身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對於上述法則的看法是 ─ 恕我直言,簡直鬼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演講者都不用準備演講內容了,只要重視聲音調的抑揚頓挫、安排誇張的手勢以及華麗的裝扮就好了,至於內容隨便講都沒關係(好像很多講師還真的是這樣操作的…=_="),反正演講內容只占7%而已。稍微有點常識的都可以判斷,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首先網路上的資訊常把這位心理學教授的名字和任教學校打錯我就不說了,連最重要的研究結果都被誤傳。真正的研究結論是:當一個人說話的語調、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其說話的內容不一致時,人們傾向相信語調、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而不是他所說的話。
例如一個人嘴巴說他「我沒有生氣」,但聲音宏亮、語調短促上揚、臉部脹紅、眉頭深鎖、雙眼瞪大、肢體緊繃,這時我們當然會認為他「很生氣」,至於他說的內容 ─ 我沒有生氣 ─ 對我們只有7%的影響度。這樣的解釋才符合我們的日常經驗。
比較正確的應用時機與方式,是當你需要傳達一個「立意良好,但內容可能引起聽者負面情緒」的資訊時,可以用「真誠而正面的態度」(反應在與調、表情和肢體上)來表達,較能達成對聽者有利的結果。
例如老師或家長一定會遇到必須指責孩子的時候,此時若表現出負面的責備態度(語調、表情和肢體),那麼即使口口聲聲說是「為你好」,孩子也會呈現本能性的防衛狀態而聽不進去、更不會改進;相對地如果採用真誠、同理而關懷的態度(語調、表情和肢體),那麼即使內容是在指責孩子,他也能感受到你的用心,較能接受你的教導,也較可能產生改變。
又例如萬一在公眾場合,例如一個演講廳或電影院中,突然發生火災,而你必須將這個資訊傳達給觀眾並疏散人群時,若你表現出慌張、急迫的態度度(語調、表情和肢體),那麼即使你說「火勢不嚴重、慢慢來、不用推擠」,人群也會感染到你的情緒,造成慌亂的推擠導致災情的擴大;反之如果你的態度從容、和緩,那麼即使是傳達「火災」這種負面消息,大家也能有秩序地疏散。
溝通之道最重要的還是真誠一致的態度與同理心,7/38/55法則也是建立在這個前提上。誠如丹尼爾‧高曼在《SQ》書中傳達的觀念:社會智能不是一種知識或技巧,而是自發性地全心關注對方的人際溝通方式;光是擁有社交技巧、社會認知不足以稱為高社會智能,還必須能全心關注在值得溝通與交往的人身上,以真誠的對待達到雙方的情感交流,藉由自發性的同理心呼應對方的需求,才能建立優質的人際關係。
總之,7/38/55法則絕對不是像一些激勵講師、形象顧問,或者保險傳直銷和金融業的銷售教育訓練所說的那樣 ─ 利用語調、手勢、形象來達到影響、說服或控制他人的效果。

約翰‧杜威(教育哲學家)教育學最嚴重謬論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蘇絢慧心理師

教師甄試《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非輔導教師必備
我們的社會,大多數的人喜歡做教導者,高談闊論自己的見解與直接給予他人評斷與意見,或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強行灌輸在他人身上,要他人仿效,我們誤以為這是菁英與優越份子的表現,卻不知間接的否定他人的生命體驗,與漠視他人的感受想法。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這本書裡,我最想傳達的概念是:
陪伴,必須能從他人的獨特生命經驗中,「看見」與「聽懂」這一個人的存在姿態,以他為主體,靜靜聆聽與理解生命所經歷過的思想與感覺,以及生命如何活著,並且活到如今的過程。而陪伴者也需要是一個有完整個體的人,在聆聽與理解之下,感受到我和你之間真實的互動過程,體會到「我們」的同在一起,藉著連結與共鳴,創造真實的陪伴。
我心裡有個盼望,希望這本書的存在,可以陪伴人找回與人靠近,與生命貼近的途徑,不再讓心困住,也不再以遠離他人、自我分離的方式,粗暴的對待彼此,傷害自己。希望我們可以讓陪伴,重拾現代人喪失的許多親近關係,也讓我們的心因此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關愛的流動與溫暖,一點一滴的從內在體會到生命的滿足與幸福。摘自《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蘇絢慧

約翰‧杜威(教育哲學家)教育學最嚴重謬論

約翰‧杜威(美國教育哲學家)教育學的最嚴重謬論,或許就是一個人學習時只學到他正在研讀的內容。學習時附帶養成的持久態度說不定更重要,往往比拼字書寫、地理或歷史課程都更重要。因為這些態度對未來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PS:成年之後沒有強制性的正規學校。於是成人的學習,常流於走馬看花似的聽演講、參加活動,秀在臉書上看似熱鬧。實則缺乏系統性,難以深入一門學問。萍水相逢,也無法和師生之間建立深厚連結(很多連名字都叫不出來)誠如歐文.亞隆所言:只有深厚的親密關係,才能帶來有意義的改變

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差事、職業、天職

人們對自己的工作抱持 3 種看法。一份差事、一份職業、天職。這其間有相當大的差異:
1.差事(job)當工作就只是一份差事的時候,它或許可以幫你付清賬單,但基本上你只為週末和個人的興趣而活。
2.職業(career)將工作視為職業的人們會專注在追求晉升上,他們會長時間投入工作,希望能得到更響亮的頭銜、更大的辦公室或更優渥的薪水。
3.天職(calling)對於追求天職的人來說,工作本身就能帶給他們無比的快樂,而不只是達到目的的方法或手段。因此,工作可以帶來個人的滿足與實現。
工作之所以有意義,原因正在於你可以投入一個遠大的目標,或你覺得自己是在為一個更大的社群而工作。~ 以上摘自《創意自信帶來力量》

反敗為勝》李‧艾科卡

我們會不斷地碰到一些很棒的機會,
只是它們會出色地偽裝成無法解決的問題。
.~ 李‧艾科卡(美國企業家《反敗為勝》作者)

給辛苦準備教甄的同學們:

給辛苦準備教甄的同學們:
人生一段一段,很多時候,只要「撐過那一段」
不管你是決心拿起,或是放下。
勇敢面對問題,勇敢的過生活,
就能為自己開拓一條更寬廣的路!

2016-02-11

愛情三因論:熱情、親密、承諾(心理學家斯坦伯格)

愛情三因論:熱情、親密、承諾(心理學家斯坦伯格)

女老師:快恭喜我吧!最近很多好事,考上教甄後,就要和認識不久的男友結婚了!

許世穎:不大好吧!太多好事擠在一堆也是一種壓力(歐文亞隆《愛情劊子手》再次上身)
女老師:但我不覺得有壓力,覺得很興奮。尤其幸運地遇到那麼愛我的男人!
許世穎:有時候壓力會有「滯延效應」,更重要的是「愛只是一種情緒」。不如先緩緩。
※ 相關理論:心理學家斯坦伯格「愛情三因論」:熱情、親密、承諾
.......
教師群:你為什麼教過那麼多傻女生?
許世穎:她們都不傻,不然怎麼當老師?
.~ 只是,「女人,一遇到愛情就傻了!」
(想起我那在當校長的、精明能幹的師專學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