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3

約翰‧杜威(教育哲學家)教育學最嚴重謬論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蘇絢慧心理師

教師甄試《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非輔導教師必備
我們的社會,大多數的人喜歡做教導者,高談闊論自己的見解與直接給予他人評斷與意見,或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強行灌輸在他人身上,要他人仿效,我們誤以為這是菁英與優越份子的表現,卻不知間接的否定他人的生命體驗,與漠視他人的感受想法。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這本書裡,我最想傳達的概念是:
陪伴,必須能從他人的獨特生命經驗中,「看見」與「聽懂」這一個人的存在姿態,以他為主體,靜靜聆聽與理解生命所經歷過的思想與感覺,以及生命如何活著,並且活到如今的過程。而陪伴者也需要是一個有完整個體的人,在聆聽與理解之下,感受到我和你之間真實的互動過程,體會到「我們」的同在一起,藉著連結與共鳴,創造真實的陪伴。
我心裡有個盼望,希望這本書的存在,可以陪伴人找回與人靠近,與生命貼近的途徑,不再讓心困住,也不再以遠離他人、自我分離的方式,粗暴的對待彼此,傷害自己。希望我們可以讓陪伴,重拾現代人喪失的許多親近關係,也讓我們的心因此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關愛的流動與溫暖,一點一滴的從內在體會到生命的滿足與幸福。摘自《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蘇絢慧

約翰‧杜威(教育哲學家)教育學最嚴重謬論

約翰‧杜威(美國教育哲學家)教育學的最嚴重謬論,或許就是一個人學習時只學到他正在研讀的內容。學習時附帶養成的持久態度說不定更重要,往往比拼字書寫、地理或歷史課程都更重要。因為這些態度對未來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PS:成年之後沒有強制性的正規學校。於是成人的學習,常流於走馬看花似的聽演講、參加活動,秀在臉書上看似熱鬧。實則缺乏系統性,難以深入一門學問。萍水相逢,也無法和師生之間建立深厚連結(很多連名字都叫不出來)誠如歐文.亞隆所言:只有深厚的親密關係,才能帶來有意義的改變

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差事、職業、天職

人們對自己的工作抱持 3 種看法。一份差事、一份職業、天職。這其間有相當大的差異:
1.差事(job)當工作就只是一份差事的時候,它或許可以幫你付清賬單,但基本上你只為週末和個人的興趣而活。
2.職業(career)將工作視為職業的人們會專注在追求晉升上,他們會長時間投入工作,希望能得到更響亮的頭銜、更大的辦公室或更優渥的薪水。
3.天職(calling)對於追求天職的人來說,工作本身就能帶給他們無比的快樂,而不只是達到目的的方法或手段。因此,工作可以帶來個人的滿足與實現。
工作之所以有意義,原因正在於你可以投入一個遠大的目標,或你覺得自己是在為一個更大的社群而工作。~ 以上摘自《創意自信帶來力量》

反敗為勝》李‧艾科卡

我們會不斷地碰到一些很棒的機會,
只是它們會出色地偽裝成無法解決的問題。
.~ 李‧艾科卡(美國企業家《反敗為勝》作者)

給辛苦準備教甄的同學們:

給辛苦準備教甄的同學們:
人生一段一段,很多時候,只要「撐過那一段」
不管你是決心拿起,或是放下。
勇敢面對問題,勇敢的過生活,
就能為自己開拓一條更寬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