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穎:1.學校輔導教師。2.企業諮商心理師。3.其他
時間運用的方式,不僅是決定快樂程度的要素,也是最容易改善的要素。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卡尼曼
晚年的最佳保護鎧甲,是一段在老之前被好好地度過的生活;
一段被用於追求有益知識、光榮功績和高尚品德的生活;
過這種生活的人從年輕時就致力提升自己,而在其晚年收割最幸福的果實
~摘自《論老年》西塞羅(羅馬思想家)
你不可能教一個人任何知識, 因為你只能幫助他自己去找他想學的 ~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我常想,為什麼每個人愛自己勝過其他人,卻重視其他人的意見勝過自己的意見。
別讓肉體控制你的靈魂。再寶貴的榮譽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奧里略/羅馬帝國的哲學家皇帝
臉書畢竟還是虛擬世界,臉書上呈現的圖片.文字,跟本人往往有很
快樂能將你推向成功,而非反過來。快樂的人似乎都曾在人生中碰到
多年前許世穎 Dewey 加入扶輪社時,曾被邀請去一間相當豪華的五星級飯店演講。貴婦的
我對扶輪社友們說:「你們真的成功了,不是嗎?看看你們的成就:
社友們全都笑著,看起來很開心,對自己也感到十分滿意。然後,我
世俗的成功並不保證會帶來和平、寧靜、在家般的心安、安康──這
過年時大家總是互道:新年快樂、恭喜發財!但容許世穎 Dewey 冒昧地請問: 財富永遠沒人嫌多,但有錢能保證幸福快樂嗎?
時光一去不復返,生命也有一定的期限。人生太過短暫,所以我們不要只做「該做的事」,一生的時間大概只夠我們完成「想做的事」。《多少才夠?》一書的要旨,正如「投資心理學」部落格的平日常叮嚀讀者的: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
許世穎 Dewey 常說:財富的價值不在金錢本身,而是它能支援「讓你快樂」的各樣需求!《多少才夠?》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賺錢的理財書,而是從經濟學、心理學與生理學等多元角度切入,幫助人們同時享有金錢與快樂。此外,提供如何教育孩子尊重金錢、擁有正確的理財觀的方法,分享「先要快樂才會富有」的「新世代理財觀」,幫你跳脫人性、推翻大腦想法,助你和下一代成就平衡又富足人生!
你有沒有想過,是錢帶來快樂?還是快樂帶來錢?沒錯,很多人都能賺到更多的錢,有更大的人生成就。但是錢多一些、選擇多一些,往往只會讓我們更加地不快樂。因為錢被人們當成通往快樂的捷徑,誤信錢財 = 快樂。然而,這條路徑最後為我們所帶來的往往是失望。
「有錢的人都不快樂」,絕對是個不切實際的說法。當錢財讓我們的生活和人生價值與目標維持協調一致時,錢財就能在增加快樂上發揮功能。前提是,我們得先了解自己對哪些事情在意?人生的價值觀及目標是什麼?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哪些事可以讓我們感到幸福?奇怪的是,在試著去了解哪些事情會讓我們感到快樂時,財富往往就會隨之增加。這是因為,我們會更加專注投入在工作及管理財富上,結果就是為成功創造了更多機會。
如何確保「錢財可以為我們的幸福帶來正面的貢獻」,而不是焦慮的來源?如何同時擁有財富與快樂幸福呢?這正是當前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多少才夠?》這本書與「投資心理學」這門課都將幫助你,聚焦於實現財富與快樂的重要關鍵事情上,做自己心智的主人。不同於一般教人理財致富的工具書或理財課,該書與本課程同樣著眼於:傳達正確的理財及人生觀。唯有當兩者處於平衡狀態下,才能同時擁有財富與快樂。
許世穎 Dewey 常提醒「投資心理學」部落格讀者:當我們找到自己的強項,也就是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所謂的強勢智慧(又譯優勢智慧,參見嘉納所著《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聯經 2007 初版),我們不但能樂在其中,也會更有成就。如果缺少方向清楚又能督促自我的生活目標,我們可能無所事事,失去自我。
當我們知道將何去何從,也知道最想做的事,就很容易堅持到底,忠於自我,也比較願意拒絕外人施加的義務、違背志趣的要求,以及社會地位的誘惑,只願接受內心的召喚,聽從自己的意見。這也是《多少才夠》書中提及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伯特所著《快樂為什麼不幸福》同樣提及的要旨。
以上除筆者個人見解與補充外,並摘自或改自:
1.《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財富的看法》天下雜誌
2.《更快樂》天下雜誌
3. 許世穎「投資心理學」部落格
學習心理學的最大作用之一,便是藉由科學方法找出自己的強項。切記!心理測驗沒有效果,非科學的測驗更是如此。而是要藉由長時間的學習,才有助於自我瞭解。「投資心理學」便是以學術界對「正向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研究為基礎,推出結合個人生活與理財的幸福理財規劃。
此外,關於《多少才夠》所提及主張「時間運用的方式,不僅是決定快樂程度的要素,也是最容易改善的要素」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卡尼曼其「快樂經濟學」之相關論點,請參考本站《有意義的快樂 》一文。
除了祝本站讀者順心如意之外,也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利用假期,閱讀好書以及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以便實現自我、擁有真正地、長期地《有意義的快樂 》
請參考《 不管怎樣,一定要幸福》科學的幸福心理學、《社群新經濟時代》的部落
本文作者為「全國唯一」心理學出身的投資心理學教師,閱讀治療教師群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