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係指一所學校具有良好的績效,能夠達成學校所訂的目標。一所有效能的學校,它充分的展現了高度的行政效能、卓越的教學效果和優異的學生學習成就。所以有效能的徐校,不僅是家長的期望,而且也是學校同仁努力的目標。學校校能的研究,可追溯於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柯曼(J. S. Coleman)於1966年所提出的《教育機會均等報告書》(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在該報告書中特別指出:學校並不是造成學生學校成就差異的主要因素,學生程度的高低主要是受到家庭背景因素的影響。此意味著學校對於學生學習成就不具影響力,致使許多學者對該份報告書的研究發現產生質疑,乃繼續就學校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做更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學校是很重要的(school can make a difference),一些貧窮或文化不利的小孩,經過適當的教育方法,會有良好的學業表現,此乃證明學校是有影響力的。因而行持1970年代美國有效能運動(effective school movement)的興起。到了1970年代以後,學校校能研究逐漸受到世界各國學者(包括英國、加拿大、澳洲、荷蘭和我國)的重視,有關學校效能的學術著作和研究報告也就越來越多,豐富的學校效能研究內涵。
最初對於有效能學校的認定,是指學生智育成績優良的學校,智育成績以閱讀(reading)和數學(mathematics)二科成績為代表。持這種看法的學者們,通常以常模或效標參照成就測驗來評量學生基本能力的成就,然而這種學校效能的觀點太過狹隘,於是有一批學者們乃從學校組織結構和學校系統觀點來探究學校效能,認為學校效能不僅是有較高的智育成績而已,而且還有較高的成員滿足感和適應力,結果發現有效能學校普遍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包括強勢的行政領導、良好的學校氣氛和文化、基本能力的重視、師生高度的期望、不斷持續的學生評量、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家長與社區的參與及支持,這些特徵有助於學校成員和學生有良好的成就表現。很多學者們乃將這些學校效能的特徵轉化為學校效能量表,成為評量有效能學校的重要工具。 學校效能研究迄今,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影響學校教育發展極為深遠,尤其是學校效能研究所建立的相關理論(如教學領導理論、學校本位經營革新、學校參與及授權增能理論等),以及以學校效能為基礎的教育改革方案,對於增進學校效能與品質的提升,更具有其實用的價值。摘自:吾師吳清山、林天祐(許世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