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1

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2)人際神經生物學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在這世界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
而你在這世界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偶然地我們發現彼此,那很美好。
如果沒有,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 完形心理治療創始人:皮爾斯

「同頻率連結」:《第七感》一書指出:一個成年人,如果能夠跟「一個真正與他們同頻率的人」建立連結(不論是家人、老師或治療師)這樣的深度連結,就能幫助他們建立「內在的整體感」,讓他們有空間反思自己的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旅程。這樣的理解是改變人生的基礎,
更是穩健地發展人生之關鍵。「理解」是獲得身心健康與幸福不可或缺的關鍵。
這便是「投資心理學書院」一直強調幸福需要經由「長期內觀學習」的理由。建議您自問:

 這個事件為什麼會發生?我自己能從中汲取什麼好的教訓?在心智層次相當社群才能分享。且讓我們在這條生命的道路上成為旅伴。當我們結伴同行時,父母與子女、病人與治療師、學生與老師、讀者與作者,我們不會找到問題的結尾,只能永遠接受挑戰,開放面對遭遇的一切,痛苦與歡愉、困惑與清明,一步步走過我們穿越時光的旅程《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

成千上萬內心空虛,缺乏真誠人際連結的人,每天用各種替代品來彌補長期缺乏的幸福與關愛(暴飲暴食、缺乏情愛的肉慾、在瘋狂消費的樂園中尋求虛幻快樂)許世穎 YouTube:

1.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而非靠覺悟
2.婚姻心理學:權力與自由
3.一個公職輔考教師的告白《疼痛才叫青春
.....................................................

坊間充斥著心理激勵的書籍、講座或課程,鼓吹正向思考的價值,
但其實大多數的論述都在鼓勵「正面幻覺」而非「正向思考」,
前者不但無助於達成目標、情緒調適或學習成長,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

真正的「正向思考」指的是從已經發生的負面事件中,找出正面的意義,以促發正面的行動;「正面幻覺」則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忽略客觀資訊,而一味地認為好事將會發生。如《秘密》《吸引力法則》《零極限》《力量》...等「新時代」色彩濃厚的靈修書,或「目標設定」「向宇宙下訂單」「能量說」「當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的忙」等概念,都是在鼓吹「正面幻覺」。這只會加強個人的「完美主義」和不理性的「內部觀點」,因而在事後引起極深的負面情緒,或承受極大的損失。
..............................

心理訓練可以改變大腦構造 (神經可塑性),
在我們心底深處,總有一個善於觀察的、客觀的、開放的地方。這就是善於接納的心理軸心、內心海洋的寧靜深處。只要能立基於這個地方,運用反思認知,來改變大腦運作,最終便能改造大腦構造 (這樣的心理訓練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經由有系統的長期學習)。

心理活動刺激大腦神經啟動,而大腦神經啟動也會創造心理活動。
心靈地圖》所有建立在真愛之上的關係 (包括:父母、師生、善良的朋友...)
都可以視為一種相互進行的心理治療。相對的,也要遠離會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人。

我們可以集中心智 (如:持續性學習) 鍛鍊大腦中特定「肌肉群」強化它們的連結
建立新的迴路,以正向有益的方式將它們連結起來。
因此利用學習活動來聚焦注意力 (不可有手機...等外在干擾)
可以被視為一種大腦衛生、神經重塑手術

日前許世穎 Dewey 在《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讀後感(一)〈請按此〉發表後,
覺得意猶未盡。因此在今天補充說明,以饗「投資心理學部落格」長期讀者之支持 ~
........................................................

席格博士提醒了我們,大腦是一個人際的器官。第七感則是他所引領開拓的新領域──
「人際神經生物學」──的核心概念。這樣以人際互動檢視大腦運作的觀點,讓我們得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其實都會對神經造成影響,而塑造出不同的神經迴路

別被 100 年前,缺乏現代科學心理學基礎的「卡內基式的溝通術」騙了!
溝通的第一步,是要先瞭解對方是不是值得你溝通?(參見丹尼爾‧高曼《 SQ 》)

這件事為什麼重要呢?因為每人的關鍵成長路徑,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邊有什麼樣的人,等同於抽樣的母群體(Population),而它會改變成長路徑的機率分佈。 有的人相處起來感覺很好,有的母群體能提高你的好運,有的母群體只會扯你後腿,所以最好不要讓自己歸屬在後者裡(WHF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正向積極的專業學習社群,可以為您帶來好運!)

對於始終無法展現自信態度的人(也就是許世穎 Dewey 平常說的「沒有自我的人」),無論是在工作上或私人領域裡,我們都必須調整當下的情況。雖然不能馬上改變,但可以慢慢減少和對方相處的時間,並且把時間花在可以活化我們、可以彼此溝通的人身上

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對方的舉止,只能改變自己對別人的態度。

即使如此,因為我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往後還可能遇到更多的人,所以面對不了解自信的重要性、又沒自我的人,沒必要勉強和他們繼續維繫交情
(許世穎 Dewey 補充:因為生命是有限的!)當然,或許有人覺得我的想法太過消極。

然而,明明不滿卻又要和對方往來,對對方來說,絕對不是誠實的態度。因此,在你給予適切的機會之後,如果對方依舊沒有正面的回應,請務必考慮採取「保持距離」的做法。
本文摘自《我的人生沒有偶然》 《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許世穎 Dewey 補充
....................................................................

「心理學發展的大躍進」總是來自於一些「原創的洞見」,透過「全新的角度」,
瞬間釐清我們的過往經驗,揭露出隱藏在背後的連結模式佛洛伊德無意識理論
達爾文進化模型,至今仍持續幫助我們了解人類行為與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謎團。

丹尼爾.席格第七感(Mindsight)理論──大腦的洞見與同理能力──同樣的也讓我們發出
原來如此!的驚嘆,有時當我們陷入令人瘋狂的雜亂情緒中,將幫助我們整理出頭緒。

認知自己的心理,並感知他人內在世界的能力,可能是專屬於人類獨一無二的能力,是滋養我們健康的心理與心靈的關鍵。在關於情緒智商和社會智商的研究中,同樣也探討了這個領域。自我認知同理(以及自我掌控社交技巧)都是人們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這些方面擁有卓越的能力,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家庭生活、婚姻,以及在工作和領導統御方面,都能茁壯成長。在這四個關鍵的人生技能中,自我認知是其他技能的基礎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無法監督自己的情緒,就不可能管理情緒,或從情緒中學習
如果我們無法調整頻率來準確認知自身經驗,就更難調整自已與他人同頻率。
因此,有效的互動必須仰賴自我認知、自我掌控,與同理心這三者的流暢整合

丹尼爾.高曼之前曾提出這個理論。但席格博士以全新的眼光,以第七感的概念重新定位這些人生技能,並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第七感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父母會影響孩子雕塑成長中的大腦,因此健康心理的構成要件就包含擁有與你同頻率、與你同理的父母──也就是具備第七感的父母。而這樣的教養方式也讓孩子培養出相同的第七感關鍵能力

在連結人際關係、心理與大腦的三角結構中,第七感扮演了整合的角色
當能量與資訊在人類經驗的這些元素中流動時,所形成的特定模式就會同時形塑這三者
(在此所指的大腦還包含從腦部延伸出去,分布在全身的神經系統)。

這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整體觀點由內而外地完整詮釋我們的存在
但是比這一切資歷更令人佩服的是他本人,他正是一個具有第七感、與人和諧相處,
給人帶來滋養的人。席格博士以身作則,充分體現了他的研究。
................................................................

人際神經生物學(參見《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看來許世穎 Dewey 平常強調的:
加入正向社群並疏離負面的人並非無的放矢!因為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發生這種情況時,應該回歸源頭思考,從社群與情境的改變來著手,盡可能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比方說,碰了面就發牢騷的朋友或許不見面比較好;餐廳的菜色如果不好,下次就別去了。也就是不要光用嘴巴說,而是要落實於行動中(反之也要多參與正向積極的學習社群)

許多書裡只要提到語言的重要性時,大多主張「多說正面的話」「多說感謝的話」。
然而我卻認為,過度正面的態度未必帶來正面的結果。(許世穎 Dewey 補充:
如誤導民眾甚深的《秘密》、《吸引力法則》…等「非科學的」靈修類書籍。)

因為我覺得惟有對方真的很棒、令你很感動時,才該說出感謝或感動的話。
然而像是「被對方一腳踢開、大聲斥責,仍然要說聲謝謝」的說法,只是自我欺騙罷了。
因為這只是用過度正面的形式來逃避問題,絕對無法讓自己提升

當別人一腳把你踢開、大聲斥責你時,你要勇於回敬回去,而且不要再和這個人往來,
慎選周遭的朋友(許世穎 Dewey 補充說明:如同川普在《大膽想‧出狠招》一書所說的:
要讓傷害你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孔子也說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許世穎 Dewey 則不想浪費生命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
因為生命該浪費在美好的人、事、物…上。有道是「道不合,不相為謀」。
若因一時無法抽離對方所在的範圍,此時,「疏離策略」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
.................................................................

《第七感》整合內心的創傷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趨力,促使我們追求身心健康~追求整合。但是世事難料,我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整合受到阻礙。阻礙可能來自連結受損,例如尚未化解的舊時創傷。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理解我們的人生,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達到整合之境

歡迎加入由一群有自我又有自信的終身學習者組成的地王班(許世穎心理學書院)。另請參考
1.《務必遠離沒自信、沒自我的人
2.《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讀後感(一)(〈請按此〉)
3.《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終於快樂的內觀力

真正的「正向思考」指的是從已經發生的負面事件中,找出正面的意義,以促發正面的行動;「正面幻覺」則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忽略客觀資訊,而一味地認為好事將會發生

如《秘密》《吸引力法則》《零極限》《力量》...等書籍,或「目標設定」「向宇宙下訂單」「能量說」「當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的忙」...等概念,都是在鼓吹「正面幻覺」。這只會加強個人的「完美主義」和不理性的「內部觀點」,因而在事後引起極深的負面情緒,或承受極大的損失


本文作者不收沒有自我的學生;因為「沒有自我的人」也沒有終身學習、心理成長的動力
當然,會持續瀏覽本站的讀者,皆是「有自我、喜愛學習、重視心理成長」的優質菁英!

尤努斯》改變要靠持續運動而非一時興起活動

不論個人或社會之提昇,真正有意義的改變,要靠長期持續運動、而非一時興起的活動

沒有短時間可開發潛能這種事。《改變,好容易》指出關於改變,我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

改變並非短期發生的事件所有正向的良好改變都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
尤其是「長期投入的學習過程」也要提醒您:千萬別受騙去上短期昂貴課程

閱讀是大腦的最好開發方法,而且很便宜~遠比昂貴的「潛能開發」詐騙課程便宜太多了市面上常有短期昂貴課程,提醒您切勿上當!即便花再多冤枉錢、找大師來教你…都是毫無意義、徒勞無功,甚至導致身心受創的副作用!因為「改變並非事件,而是過程」沒有短期間可讓人達到長期轉變,這種戲劇化、近乎「不勞而獲」的事,參見改變好容易》書評